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疫苗作为生物制剂,接种后个别人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那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该如何处理呢?
疫苗接种后最常出现的是接种部位局部反应和发热全身反应。绝大部分都可以自愈。
一、发热
接种灭活疫苗后,通常在6-24小时,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7.5℃,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引起的发热反应是因为病毒轻微感染引起的,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在接种后7天后出现。单纯发热,体温不高,只要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喝开水,一般1-2天就会自愈。如果体温高,家长可以根据经验口服退热药物,对症处理。家长朋友们要注意,接种疫苗后发热也可能是其它疾病,所以在观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有无其它症状,如孩子出现哭闹、易激惹等,可能是其它疾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二、接种部位局部疼痛、红肿、硬结
接种疫苗后,尤其是含佐剂疫苗,在接种部位容易出现疼痛、红肿和硬结等。在红肿早期,可冷敷,减少组织充血,防止硬结发生。出现硬结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硬结消退,将干净毛巾或纱布叠成方块,浸在60-70℃热水中,稍拧干后敷在硬结部位。对于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土豆片是一种方便安全的。还可以将土豆洗净、表面晾干后切成0.5cm的薄片,随切随贴在红肿、硬结处,土豆里含龙葵碱,具有杀菌、消炎、消肿、散瘀、止痛作用。
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舒服,绝大部分都可以自愈,或者经过简单处理后可恢复,家长朋友们不用担心。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