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近期,40岁的胡先生(化名)因持续胸痛就医,检查发现竟是一块骨片穿透食管壁,尖端紧贴主动脉,情况十分危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消化内科紧急通过胃镜精准取出异物,脱离险境。
针对食管异物,青岛医院依托成熟的消化内镜绿色通道机制,以患者为中心,消化内科、胸外科、血管外科、麻醉手术中心等多学科高效协同制定诊疗策略及应急预案,实现快速识别、精准评估、安全取出、平稳康复,提升危重异物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患者搭建起了一条高效、安全的救治“高速路”。
“感觉胸部持续闷痛,越来越重,连呼吸都觉得扯着疼。”胡先生被莫名胸痛折磨了三四天,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尖锐异物穿透食道
△伤口处已经流脓
CT和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尖锐异物已穿透食管壁,引发周围脓液积聚,尖端几乎贴上了人体最大的血管——主动脉。
△异物尖端距离主动脉很近
消化内科专家说,这是典型的食管异物嵌顿穿孔,已诱发局部感染。骨头若再偏移一点,或感染蔓延至纵膈,患者可能出现大出血或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
刻不容缓。内镜中心团队凭借精湛技术,通过纤细的胃镜通道,在狭小空间内精准操作,异物钳最终稳稳夹住那块深嵌的骨头并缓缓取出。
是一块三公分长的尖锐骨片,尖端已被脓液包裹。
然而脱险只是第一步。因食管穿孔创面较大,彭利军主任为胡先生留置了胃管。“整整一个月,所有食物都靠这根管子直接打进胃里。看着家人吃饭,闻到饭菜香,那种滋味真是煎熬。”胡先生说。
△一个月后复查,创面愈合良好
这严格的禁食令至关重要,它隔绝了食物对破损食管的刺激,给了脆弱组织宝贵的修复时间。一个月后复查,患者创面愈合良好,终于可以经口进食了。
食管异物,远非“卡喉”简单。内镜中心医生展示了他们取出的部分食管异物:扭曲的鱼钩、腐蚀的纽扣电池、大大的枣核、尖锐的假牙支架,让人触目惊心。鱼刺、骨头最常见,像电池这类异物尤其凶险,一旦在体内泄漏强碱性液体,几小时就能腐蚀穿孔。
青岛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提醒:面对食道异物,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错误的:
吞饭团馒头?
暴力下压极易使尖锐物扎得更深,甚至造成二次穿孔。
喝醋软化?
食醋无法快速溶解骨头或鱼刺,反而刺激黏膜。
自行抠挖?
可能引发呕吐或损伤咽喉。
正确的自救方法是
立即禁食禁水,第一时间就医。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