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肥胖的迷思:绝非“多吃少动”那么简单
说起肥胖,许多人常将它简单归咎于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热量摄入长期超过消耗是常见原因,但有一部分肥胖却是身体生病的信号,这就是病理性肥胖,也称继发性肥胖,单纯依靠节食和运动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延误治疗。
26岁姑娘半年胖50斤,没那么简单!
26岁的郭女士(化名)站在体重秤上,显示的数字就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头。仅仅半年,她的体重增加了50斤!身体还发出种种“警报”:肚皮长了紫红色的条纹,颈部、腋窝皮肤变得黝黑粗糙,脸上和后背长满了痘痘。她曾严格控制饮食、拼命运动,但所有努力全是徒劳。
最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专家、青岛医院内分泌科学科主任朱宇教授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异常和垂体MRI揪出了元凶:右侧垂体腺瘤。郭女士患的是ACTH依赖性的库欣综合征,体内过量的皮质醇激素导致她体重暴增、皮肤病变。找到了关键病因,郭女士经过对症手术治疗后体重逐渐恢复正常。
内分泌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调控网络,其紊乱是病理性肥胖的核心病因之一。
下丘脑-垂体性肥胖
下丘脑是调节食欲、能量平衡的“总指挥”,垂体是其重要“执行者”。此区域的肿瘤、炎症、浸润性疾病、外伤或手术损伤等,可破坏关键的食欲抑制信号或导致垂体激素缺乏,引发难以控制的饥饿感、代谢率下降和严重体重增加。
库欣综合征
无论源于垂体腺瘤、肾上腺肿瘤/增生,还是罕见的异位ACTH/CRH肿瘤,本质是体内皮质醇激素长期过量。皮质醇会强力促进脂肪重新分布,形成特征性的“向心性肥胖”,同时导致蛋白质分解,出现皮肤薄、紫纹、肌肉无力。它还会升高血糖、血压,破坏骨代谢,引发月经紊乱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如同身体的“代谢引擎”。当分泌不足时,引擎转速变慢,基础代谢率显著下降,即使吃得不多也容易发胖。同时伴有乏力、怕冷、浮肿、皮肤干燥、便秘、记忆力减退等表现。这种肥胖常表现为体重增加和全身性的“虚胖感”。
胰岛素相关疾病
胰岛素瘤
胰腺上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形成肿瘤,导致胰岛素不受控地过量分泌。频繁发作的低血糖迫使患者不断进食来缓解心慌、手抖、出汗等症状,最终导致体重显著增加。
严重胰岛素抵抗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常伴有显著的胰岛素抵抗。机体需要分泌更多胰岛素来维持血糖,而高胰岛素血症本身会促进脂肪合成、抑制分解,尤其容易导致腹部肥胖。同时伴有月经稀发/闭经、多毛、痤疮等。
性腺功能减退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性激素水平下降都可能伴随代谢率降低、体脂增加、肌肉量减少。男性还可能出现体力下降、情绪改变。
其他内分泌因素
如生长激素缺乏可导致体脂增加、肌肉减少;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特殊综合征也可能伴有肥胖表现。
药物性肥胖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是继发性肥胖不可忽视的原因。某些药物可能通过刺激食欲、降低代谢或引起水钠潴留导致体重增加。
内分泌科:精准识别肥胖背后的“真凶”
当您或家人遇到以下情况时,建议及时前往内分泌科就诊,进行专业筛查:
体重在短期内(如3-6个月)不明原因快速增长(如超过基础体重的10%)。
严格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后,体重仍难以控制甚至继续上升。
伴有明显且无法解释的疲劳、乏力、嗜睡、怕冷或怕热。
出现特殊体征: 如向心性肥胖、宽大紫纹、皮肤变薄易瘀青、明显的“满月脸”、“水牛背”、颈部/腋窝等皱褶部位皮肤变黑变厚(黑棘皮症)、严重痤疮或多毛(女性)。
合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高血糖(尤其年轻发病或血糖波动大)、血脂异常。
女性伴有月经紊乱(闭经、稀发)、不孕;男性伴有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
存在头痛、视力视野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
正在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的药物。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