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从盛夏到初秋,有三种常见应季水果——西柚、香蕉和柿子,因“好吃又健康”常被患者大量摄入,但若与正在服用的药物“撞车”,轻则疗效打折,重则危及生命。以下把关键风险、机制与安全对策一次性讲清,并附一句“口袋口诀”,方便您随时自查。
一、西柚:一杯≈数倍药量
西柚及其近亲柚子、酸橙含有呋喃香豆素,可“关掉”肠道和肝脏的CYP3A4代谢酶,使依赖该酶的药物血浓度升高,且需48–72 h才能恢复。
可产生影响的药物主要有五大类,一是降脂药,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二是降压药,如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等;三是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四是镇静催眠:地西泮、三唑仑类;五是抗凝药,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等。
一旦用药期间大量使用西柚及其近亲柚子、酸橙等可导致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严重低血压、呼吸抑制或大出血。因此,服药期间需要全程回避西柚及近亲,若已误食,立即就医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换用不经CYP3A4代谢的其他替代药物。
二、香蕉:一根补钾顶半片药
香蕉含钾约358 mg/100 g,与保钾利尿剂、降压药ACEI/ARB、补钾片同服,血钾可在数小时内骤升,诱发心律失常。此外,香蕉的可溶性纤维会降低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的吸收。
可产生影响的药物主要有四大类药物,一是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阿米洛利等;二是降压药ACEI/ARB,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三是补钾制剂,如氯化钾缓释片等;四是喹诺酮类抗菌药,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需长期保钾治疗的患者需每日香蕉≤1根(约100 g),并定期查血钾;服喹诺酮类药物前后2 h内避免摄入大量香蕉或高纤水果。一旦出现肢体的麻木、心悸,就需要立即就医。
三、柿子:鞣酸“锁”铁钙,空腹易成石
柿子鞣酸与铁剂、钙剂结合成不溶性沉淀,既削弱疗效,又可能形成胃石或泌尿结石;果胶与抗生素同服可加重胃肠刺激。
可产生影响的药物主要有三大类药物,一是铁剂,如硫酸亚铁、多糖铁等;二是钙剂,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三是β-内酰胺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
补铁/补钙人群,服药前后各1–2 h避开柿子;若需并用抗生素,改吃苹果、梨等低鞣酸水果。出现上腹不适或黑便,及时排查胃石。
最后口袋口诀给大家:
“西柚莫碰酶抑药,香蕉限根防高钾;柿子空腹易成石,吃药前后错开吃。”
把它存在手机备忘录,用药季节常对照,让水果回归“安全又健康”。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