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赵某,男,39 岁,同性恋。在酒店通过社交平台约了刘某,没想到刘某及其同伙4人强迫其喝下“Rush”………。之后赵某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面色潮红、神志不清等中毒症状,刘某等4人逃离现场,赵某报警,被送至医院抢救。
什么是Rush?Rush全名叫Rush Popper,它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性的亚硝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种原本用于心脏病急救的血管扩张剂,通过吸入方式快速起效,适用于心绞痛持续且伴随心肌梗死症状时的应急治疗。Rush闻起来有种奇怪的汽油味,吸入3秒后就能能迅速放松平滑肌、扩张血管并带来短暂的兴奋感,因此在某些社交圈被用作“助兴神器”(圈内俗称为“撸丝”),是典型的药物滥用。Rush本质与伟哥相同,在性行为时起到“辅助”的作用,而Rush能直接产生大量一氧化氮,让人不由自主充满“干劲”,因此更能增强性快感。
在此提醒RUSH(撸丝)滥用者,须当心“快乐”背后隐藏的4个严重的风险:
一、当心健康风险:
Rush并非无害的,它的使用与多种健康危害密切相关。
1. Rush中含有亚硝酸盐,也就是俗称的防腐剂,属2A类致癌物。
2. 亚硝酸酯进入人体后,会迅速作用于血管,导致血管异常扩张,给心脏带来沉重负担,导致心脏功能受损。
3. Rush 还能造成视力损伤。Rush会迅速扩张眼部血管,导致眼压升高,进而诱发青光眼。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视网膜损伤,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问题。
4. Rush通过肝肾代谢,长期滥用加重器官负担,引发器官衰竭。
二、当心过量使用的风险:
这种药物通常以小瓶装的形式出现,通过吸入使用,因为效果迅速、短暂,所以很容易过量使用,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造成中毒或死亡。上述案例中赵某就是因为喝下过量Rush导致中毒。
三、当心“染艾”风险:
Rush滥用导致高风险性行为激增,这是由于Rush的放松效果和短暂快感可能削弱风险判断能力,使人们在性行为过程中难以落实安全性行为措施,极大增加了感染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也容易诱发其它危险行为(如攻击行为、性施虐/受虐行为)[1]。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重庆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67.3%(1010/1501)的HIV阳性MSM表示自己曾经使用过Rush,32.4%(486/1501)的HIV阳性MSM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Rush[2]。
四、当心违法:
在我国,Rush 已被明确列为“危险物质”(《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买卖、持有或使用 Rush 均属于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必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将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2025年4月24-25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布了71起与Rush滥用有关的行政处罚,引发社会关注。
总之,Rush滥用会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过量使用容易中毒甚至死亡,极大地增加了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加剧了感染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滥用Rush属违法行为,切莫贪图一时的“快乐”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参考文献:
[1]张北川,于增照,刘明华.有关男同/男男性行为者及该社区艾滋病干预的某些发现与认识[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2,28(07):855-859.DOI:10.13419/j.cnki.aids.2022.07.24.
[2]Chen H, Chen J, Zhao Q, Zhou M. Poppers use, adherence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nd risky sexual behaviors among HIV-positive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ongqing, China. Arch Public Health. 2025;83(1):31. Published 2025 Feb 7. doi:10.1186/s13690-025-01525-3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