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 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即 指通过食物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起的中毒 性或感染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有三个基本要素,①食物是传播疾病的 媒介;②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是食物中的致病因子;③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 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可以概括为 5 类:①细菌性食物中毒;②真菌性食物中毒;③动物性食物中毒;④植物性食物中毒;⑤化学性食物中毒。

由二者的概念可见,食物中毒仅是食源性疾病的一部分。

我国历来重视食源性疾病的防治,形成了一整套食物中毒的报告 管理制度,已具备较为健全的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但由于历史原因, 由食物传播的肠道传染病、腹泻病的报告管理仍属传染病报告的范 围,对人畜共患病的报告尚不健全,因此,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因食物不卫生、食品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食源性疾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通过进食行为而发病。因此,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倡导合理营养,控制食品污染,提高食品质量,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从 2010 年开始才逐步建立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的,今后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的统一管理,统一报告,从预防和控制措施上与国际接轨,是食品安全研究和管理所面临的任务。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