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盆腔积“液”,积的是什么“液”?

一、什么是盆腔积液?

从医学角度来说,盆腔积液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症状,并不等同于妇科疾病,具体来说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描述。

当身体其他部位的液体渗入或流入盆腔,卧位时可积聚在盆腔的最低处即子宫直肠陷凹,通过超声检查可观察到液性暗区,即盆腔积液。

二、盆腔内为何会有积液?

导致盆腔积液原因有两种,即生理性和病理性。

1.什么是生理性盆腔积液?

(1)少量月经血可以通过输卵管“倒流”入腹腔内,从而形成积液。

(2)排卵时随着卵泡破裂,卵泡液被排入腹腔,聚集在盆腔也可导致盆腔积液。

(3)腹膜具有分泌少许浆液的功能,可以保护脏器表面、减少脏器之间摩擦,这些液体流入子宫直肠窝就会形成“积液”。

(4)便秘患者由于肠蠕动异常,也可引起少量肠液渗出形成盆腔积液。

以上几种生理性积液大多会被吸收,只需定期做检查即可,无需特殊处理。

2.什么是病理性盆腔积液?

病理性盆腔积液多因盆腔炎引起,炎症部分浆液不能被机体吸收,扩散在盆腔形成盆腔积液,如以下情况:

(1)异位妊娠:异位妊娠多发生在输卵管,异位妊娠破裂时,血液会积聚在直肠子宫陷凹,甚至波及腹腔。

(2)黄体破裂:黄体破裂,多发生在一侧卵巢,多出现盆腔血性积液。

(3)除了这些原因,还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腹膜结核、盆腹腔肿瘤、宫腔镜及腹腔镜术后等也可以导致盆腔积液。

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吗?

生理性盆腔积液不需要特殊治疗,少量的盆腔积液可以自行吸收,无需过度紧张,我们此时需要做的是定期复查,观察积液有无变化。

病理性盆腔积液需到医院进行治疗,无法自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病情采取药物、手术、中医、物理等方式治疗。

盆腔积液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锻炼、调整作息和饮食,并且重视治疗。

四、如何预防病理性盆腔积液?

1.注意个人卫生:如在月经来潮时使用不洁卫生棉、卫生纸等,或者在月经期间进行性生活,容易引起感染。因此,女性经期、房事前后、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一定要注意卫生。

2.防止滥用抗生素:正常阴道内有多种微生物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生态平衡,通常情况下不会致病。而滥用抗生素会抑制阴道乳酸杆菌,扰乱阴道的自然生态平衡,改变阴道的微环境,最终导致阴道炎发作,进而可能引起盆腔积液。

3.正确清洗阴道:自行用洗液或药物对阴道进行冲洗容易破坏阴道的酸碱环境,反而可能进一步引起感染。平时只需用干净的温水清洗外阴即可,若要进行阴道冲洗,一定要在医生明确诊断给出处方后遵医嘱进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