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有何不同?让我们一探究竟

感染过新冠以后深深体会到抵抗力这个武器多么重要。很多人觉得要增强免疫力,增加球蛋白、白蛋白,那么这些“蛋白”究竟是什么?到底能不能治疗新冠感染?适应人群又是哪些呢?让我们一探他们的“家底”。

首先来了解一下,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或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简称静丙、丙球

1、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

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治疗篇中提到可“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

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毒载量较高、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使用剂量为轻型100mg/kg,中型200mg/kg,重型400mg/kg,静脉输注,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次日可再次输注,总次数不超过5次。(摘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大家购买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也就是丙球,来自健康人血浆,并非新冠患者特异性治疗药物;而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来自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或者新冠康复者,里面含有抗新冠的抗体,才是专门新冠免疫球蛋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指出,仅对儿童严重脑病特别是急性坏死性脑病,以及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可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截图

丙种球蛋白属于特殊药品,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需要关注其严重不良反应,如溶血性贫血、急性肺损伤、血栓、心律失常、脑膜炎及肾损伤。目前缺乏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在COVID-19患者中获益情况,所以丙种球蛋白并不是想用就可以随便使用。

除了丙种球蛋白,很多人认为人血白蛋白是一种营养药,在危重疾病中可以作为营养支持。这种观点很片面。

关于人血白蛋白国内批准适应症有:

1.血容量不足的紧急治疗,遵循相关临床治疗规范。经晶体扩容后仍不能维持有效血容量或伴有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使用。

2.显著的低蛋白血症(≤30g/L)治疗

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5.用于心肺分流术、特殊类型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的辅助。

参与人体免疫机制的是球蛋白,而非白蛋白,大量输注白蛋白,非但不能提高免疫力,反而可能会因为白蛋白制剂中的活性物质对人体免疫产生干扰作用。在临床上使用白蛋白有严格的应用指征,不能任意使用。

使用人血白蛋白出现不良反应较少见,偶可出现寒颤、发热、颜面潮红、皮疹、恶心呕吐等状况,一般在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止输注后症状可消失。个别病人有发生休克的迹象,快速输注可引起血管超负荷导致肺水肿,应马上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理。偶有过敏反应。

对于高血压、肾功不全、肺水肿等患者,如输注白蛋白过快还可导致血压或水肿加重,应特别注意监测,需要时可联用利尿剂降低血液容量。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