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心血管三科(全科医学科)高血压专病门诊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或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高血压病人常伴有脂肪和血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高血压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提高全民健康的重要策略。

高血压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脉胀”等范畴,中医学拥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优势在于个体化、整体调节、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室高血压亚专业组秉承现代中医诊治,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采用中西医双重诊断,统一疗效标准;辩证对待中医辨证与辨病施治的关系;辨证重视风、火、痰、虚、瘀五种证素;确立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衰的治疗策略;以达到改善症状、调节代谢、保护靶器官、减少西药副作用、辅助降压的目标。

科室治疗高血压优势:

1.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多种指标的测定,明确高血压的病因;筛查常见继发性高血压、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和高血压急症。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制定出合理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2.整体观念,一人一方,千人千方,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其靶点在整体,注重对患者整体症状、生活质量的改善;对血压这一指标的干预不仅在“降”还在于“调”与“稳”,缩小脉压差,调节其变异性等;从长远角度看疗效,更重视通过治疗后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结局指标如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左心衰、脑出血、脑梗死、肾衰的发生率。

3.有症状者辨证论治。针对高血压病有症状者,用传统中医理论归纳、总结患者病机,得出证型,指导立法处方,这就是辨证施治。以虚、实为纲,要证素痰、瘀为目,主证副证相互组合,以纲带目执简驭繁,用药随相应证素加减,符合临床个体化精准治疗之要求。

4.无症状者结合辨病。对于相当部分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通过患者高血压病家族史、其他疾病病史情况,结合中医体质,综合四诊资料(包括理化检验、部分特殊检查),进行辨证,即运用辨病的手段,以帮助辨证。如父母有高血压病史者,具有遗传倾向,认为其禀赋“肝肾不足或肝阳上亢”;嗜烟者,烟性火热,易于“耗气伤阴”;嗜酒者,酒性湿热,助生“痰热”;肥胖者多为“气虚多痰”之体;并发糖尿病者多兼“阴虚内燥”;更年期妇女表现“冲任失调”;化验伴血脂增高者“痰浊偏盛”;血尿酸偏高者兼有“血浊”,便可一一论治。

5.健康教育及慢病管理。根据合并多种危险因素选择生活方式综合干预和联合用药;为每位就诊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血压特点、高危因素(血糖,血脂等)、评估靶器官损害状况(心脏、外周血管、肾脏、眼底)、治疗方案等,定期随访,监测降压疗效,并加强健康宣教,使每位患者对高血压都能有一定的了解,参与到诊治过程中来。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