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消除母婴传播,守护妇幼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在2022-2030年全球卫生部门战略中强调到2030年消除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感染的流行,而消除母婴传播是预防和减少婴儿罹患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疾病重要战略行动。

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至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目标;山东省印发《山东省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推进此项工作。

一、什么是艾滋病母婴传播?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妈妈,在怀孕期间、分娩时及产后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宝宝,导致宝宝感染艾滋病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的唯一途径,迄今为止,艾滋病流行导致了全球近300万儿童死亡。

二、艾滋病母婴传播常见问题解答

Q: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女性,在准备怀孕前,为何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A: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母婴传播风险。另外,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免疫力,改善生育能力,因此,一旦发现HIV感染,应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

Q: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孕产妇所分娩的孩子一定会感染艾滋病吗?

A:不一定。感染孕产妇及暴露儿童完成孕产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低于2%。

Q: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妇,为何要定期检测病毒载量和CD4?

A:病毒载量反映HIV在人体内的病毒含量,和母婴传播HIV的风险直接相关,孕晚期病毒载量的水平与分娩方式的选择有关。而CD4反映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情况。这两个指标是判断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需要密切观察。

Q: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妇,目前规律服用抗病毒药物,我可以自然分娩吗?

A:HIV感染孕妇,已经规律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果病毒载量下降满意,HIV感染不是剖宫产指征。没有产科剖宫产指征情况下,可以自然分娩。

Q: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妇在生小孩以后是否可以停止抗病毒药物?

A:中断抗病毒治疗会导致病毒载量反弹,增加HIV耐药风险,导致CD4细胞计数下降甚至发病,所以分娩后应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轻易中断。另外,对于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持续的抗病毒治疗还可以降低HIV母婴传播风险,更不能停止。

Q: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妈妈的孩子生后都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吗?

A:是的,为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所有艾滋病妈妈生的孩子一出生都要服用抗病毒药物。

Q:艾滋病病毒(HIV)妈妈的孩子,出生后进行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如何知道孩子治疗有效,排除感染了?

A:需采集孩子生后48小时内、6周和3个月时血标本,进行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若结果为阴性或未进行早期诊断检测的儿童,应在12月龄、18月龄时进行HIV抗体检查,抗体结果阴性,说明预防治疗有效,可排除艾滋病诊断。

三、青岛市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惠民政策

婚前/孕前检查机构为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新婚夫妇免费提供1次艾滋病检测和咨询。

建册机构或产检机构在孕产妇首次产检时免费提供1次艾滋病检测和咨询。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给予住院分娩相关补助。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免费抗病毒用药和奶粉补助,提供免费艾滋病相关检测。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