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杀伤人体中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

二、HIV传播途径有哪些?

HIV病毒存在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体液及分泌物中,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这三种途径传播。经性传播:HIV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HIV,在性活动时,HIV可通过性接触部位的粘膜进入未感染者血液中。无论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HIV的传播。经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感染HIV最直接的途径。主要包括:输入被污染的全血、血浆、血细胞成分及凝血因子,静脉药瘾者共用针头、针管及有关器械,移植HIV感染者的组织、器官等。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孕妇可在孕期、分娩过程、哺乳期中将HIV传给胎儿或婴儿。

三、哪些行为不会造成HIV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比如空气、水、食物、工作车间或办公场所、剧院、商场、公共交通工具、游泳池、卫生间、共用电话亭等都不传播HIV。也就是说,与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在一起工作、学习、谈话、进餐、娱乐、运动等日常生活接触都不会造成感染。

四、哪些行为容易感染或传播HIV?

有以下行为者容易感染或传播HIV:1.在娱乐场所提供和接受有偿性服务;2.经常更换性伴侣;3.一方患有性病时发生性行为;4.男男同性性行为;国家监测数据显示,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每100人中约有8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5.与注射吸毒者发生性行为;6.共用注射器吸毒;7.到非法采血(浆)点卖血;8.受感染的妇女怀孕、分娩和喂母乳。

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感染风险较大的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没有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有偿性行为等。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吸食新型毒品会使人严重丧失判断力,更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提高对新型“换装”毒品的辨识力,毒品可能化身成“可乐”、“奶茶”、“糖豆豆”,要增强对毒品的警惕性,远离毒品,保持身心健康。

五、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怎么办?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由于人体感染HIV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即使发展为艾滋病后,也没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因此从自我感觉和外表上无法确认是否感染。所以,想知道自己是否感染HIV,必须经过艾滋病检测机构抽血化验,检查血液中的HIV抗体,只有证实试验结果阳性才能诊断为HIV感染。当自己有过感染HIV的危险行为而怀疑有可能感染了HIV时,应该马上到当地有关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妇幼保健机构的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HIV实验室做HIV抗体筛查检测,只要抽点血,就能得到一个初步结果。如果感染了HIV,一般经过2—12周就会在血液中检测到HIV抗体。筛查结果如果呈阳性反应,还不能完全确定是否感染了HIV,需要再抽一次血,送到有资格做确认试验的实验室,做一个确认试验。如果确认试验结果也是阳性,就能判定感染了HIV。只有经过血液检测才能够明确自己是否感染。因此,建议有感染危险的人,应及时检测,及早明确自己的感染状况,以便及时得到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延缓发病时间,同时可以减少传染给他人的机会。

六、如果一个人发生过可能造成其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后,多长时间进行检测比较合适?

从感染HIV到体内所形成HIV抗体达到检出量的时间称为“窗口期”。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感染了HIV后,其体内出现抗体的时间长短可能不一,有的出现的比较早,有的出现的比较迟。能否检测出艾滋病抗体,一方面取决于人体抗体的浓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检测抗体方法的灵敏度。一般为2-12周,极少数长达6个月。

如果一个人在危险行为发生后的3个月内没有检查出艾滋病抗体,还不能说明他没有感染艾滋病。他有可能确实没有感染上艾滋病,也有可能感染了,但因处在“窗口期”还检测不出来,但有传染性。因此,建议在发生危险行为3个月后再做一次检测。

七、说到艾滋病,不少人觉得既然艾滋病不可治愈,查出来也没有用,因此也不愿意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您是怎么看的呢?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感染HIV病毒者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即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极大的提高抗HIV的疗效,并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筛查出HIV感染,可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并进行有效的病毒抑制,以避免不同亚型或型别的HIV病毒的交叉感染,最大程度的避免性伴及家庭间的传播。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