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秋冬季节老年人如何远离肺炎?
一、肺炎——老年人的“健康杀手”
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类型之一,也是我国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
老年人肺炎的高发期多为秋冬,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呼吸免疫系统及防御功能低下且多有基础疾病,患病后有更高的病死率,特别是65岁以上患者。大部分重症肺炎由肺炎球菌导致,肺炎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定植于人类鼻咽部,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因机体老化,导致全身和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二、老年人感染肺炎后症状不明显
通常感染肺炎后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但需要注意,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人的肺炎症状可能更加隐蔽,不易被察觉。例如,老年人可能只表现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乏力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或疲劳所致。因此,如果老人出现以下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精神状态变化:老年肺炎患者可能表现为意识状态的波动,如轻微的意识模糊、显著的食欲不振或持续的头晕感。基础疾病恶化:对于那些已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老年人,任何原有疾病的突然加剧或健康状况的明显下滑,都应视为潜在肺炎的警示信号,需密切关注。
三、老年人肺炎,预防大于治疗
有多种病因导致老年人患上肺炎,其中一些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有一些则只能采取日常措施来进行防范。
(一)疫苗接种
1、23价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是导致细菌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老年人尤为危险,易引发重症甚至致命。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此类感染的有效手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肺炎球菌性疾病定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2、流感疫苗:秋冬季节是流感高发期,老年人作为高风险群体,感染后症状往往更为严重,且易并发肺炎。接种流感疫苗不仅能预防流感,还能显著降低由此引发的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二)日常预防措施
1、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上,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是减少感染风险的有效方法。
2、室内空气管理:冬季气温低,人们常紧闭门窗,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建议安装空气净化器或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新鲜湿润,并定期开窗通风,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3、增强免疫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增强抵抗力至关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摄入,都能有效减少感染肺炎的风险。
4、避免与传染源接触:尽量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若不慎接触,应立即洗手、消毒,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