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1、天然糖和代糖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说到天然糖,首先给大家介绍几种糖的存在形式,一种是单糖,就是只含有一个糖分子,像我们熟知的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一种是双糖,由两个糖分子构成,像是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第三种是多糖,由多个糖分子构成,像我们熟知的淀粉。天然糖就是这几种形式的糖的总称,由于其主要的构成元素是碳氢氧,氢和氧又是水的构成元素,因此人们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最后都会被人体分解之后再吸收,都会刺激血糖上升,超量食用会导致肥胖。

代糖,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替代糖来提供甜味的物质,我们人类在使用后能产生糖带给大脑特别的快乐感,它们本身所含热量低,对血糖影响较小。

2、代糖都有哪些种类?

根据产生热量与否,一般可分为营养性的甜味剂(可产生热量)及非营养性的甜味剂(无热量)两大类,营养性甜味剂,像山梨醇、甘露醇和木糖醇这种糖醇类物质。也就是食用后会产生热量的代糖,但相同重量的代糖产生的热量较蔗糖低。非营养性甜味剂又分为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人工甜味剂是一类不存在自然界中,需要通过化工合成的成分,由于大部分人工甜味剂几乎不被人体转化和利用,因此被人们称为无热量的糖,比如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等。天然甜味剂一般是从自然界中直接提取或经适当修饰得到的一类具有甜味的物质,多数为植物或者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比如罗汉果糖苷、甜菊糖苷、甘草酸铵等。

3、代糖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

代糖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我们常见的一些食品和饮料都能发现代糖的存在,像是一些低糖饮料、面包类、果冻类、水果罐头类、调味料类、蜜饯凉果类、脱壳熟制坚果类,腌渍蔬菜类也可能添加了代糖,我们在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可以看一下食品配料表,可以看一下食品添加剂的成分里面,可能就有代糖的身影。

4、代糖产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吗?

代糖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食品和饮料中,在我国是有严格的限量要求的, 国家标准GB2760-2014就是专门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里面有甜味剂的使用种类、允许添加的食品和最大使用量,按照国标要求添加的这些食品饮料,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危害的,不超量食用的话是安全的;有些食品不按要求违规或者超量使用的,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长期超量食用代糖产品的人群也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提醒,我国食品中甜味剂的联合使用现象普遍,有45.61%的食品使用2种及以上的甜味剂,最常见的前5种甜味剂依次为安赛蜜、阿斯巴甜、甜蜜素、三氯蔗糖和糖精钠。在甜味剂混合物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应警惕多种甜味剂组合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5、传言:阿斯巴甜会致癌?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包括减肥饮品、口香糖、冰淇淋、乳制品(如酸奶、早餐麦片)、牙膏以及药物(如止咳药水)等中。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引用了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 2B组)一类,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则重申,每日可接受的摄入量为40mg/kg体重。一个人每天的摄入量在这个限度内是安全的。并举例称,如果一个人没有从其他食物来源摄入,那么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超过9-14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饮料,才能超过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

6、非糖类甜味剂可以帮助减肥吗?

这个不一定,如果你在日常饮食里会吃比较多的糖,像我们说甜食爱好者,那么使用几乎不含热量的甜味剂来代替糖,那么会降低热量摄入,也会降低血糖波动水平,毫无疑问,短期内对降低体重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代糖是不通过真糖代谢的通道去代谢的,所以不会引起血糖升高,那代糖食品刺激分泌出的胰岛素就失去了用武之地。《美国临床营养学》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吃代糖,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就导致了胰岛素水平升高,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的合成增加,因此,长期食用代糖,人反而容易发胖。

7、代糖可以预防龋齿是真的吗?

并不是说吃代糖可以预防龋齿,因为代糖类物质并不能杀灭口腔中的细菌(致龋菌),而是这些代糖类的物质无法被口腔的细菌分解消化,在符合安全剂量的情况下,适度利用代糖替换一些传统食用糖,有助于减少“蛀牙”发生。

8、有人说,吃了代糖产品,导致腹泻,这是真的吗?

一般的代糖物质是不会引起腹泻,代糖的种类很多,像阿斯巴甜、甜菊糖苷、安赛蜜等是不会引起腹泻的,像是一些含有糖醇的物质可能会引起腹泻,因为糖醇类物质本身就有通便的功效,像是我们平时吃的西梅,里面含有大量的糖醇物质,通便效果比较明显,对糖醇类的物质的敏感性也是因人而异,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一般来说,适量食用不会造成腹泻。如果糖醇类物质吃过量了,可能会造成腹泻,但是也不会导致水样腹泻,所以我们在吃糖醇类的代糖食品时应该注意食用量,避免过量食用。

9、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代糖吗?

不少血糖异常/糖尿病患者都在疑问:代糖能控制/稳定血糖吗?传统的糖如何在体内运转,当人体感受到甜味的时候,会与口腔中的受体结合,将它变成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再给胰腺下指令,诱导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在体内将血液中的糖分消化吸收,让身体的血糖水平维持稳定。

代糖虽然有甜味,但不会让血液中的糖分浓度上升。但是身体还是会分泌胰岛素,当胰岛素发现找不到糖时,它就会比较迷茫,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胰岛素敏感下降的问题。不利于后期控制血糖,也没能通过食用代糖来稳定血糖。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无论是哪种糖都不建议去摄入,代糖可以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暂时选择,但不能长期摄入。

10、世卫组织(WHO)发布的代糖最新指南是什么?

2023.5.15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有关代糖最新指南,在这份最新的指南里,WHO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NSS)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因为长期来看,用非糖甜味剂替换游离糖并不能帮助控制体重,长期使用还可能有一些潜在不良影响,如增加成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风险。

11、一般人群对于真糖和代糖该如何选择?

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引发很多问题,如增加体重、胰岛素紊乱、肾脏负担过重、还会引起蛀牙、加速皮肤衰老、非酒精性脂肪肝、损害认知能力和免疫系统等,对于一般人群来说,这两个都不是必选项,无论是真糖还代糖,我们都应该减少摄入量,我们的选择有很多,例如天然的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

12、关于代糖的选择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要学会看食品标签。

人类对代糖的研究只有200年左右的时间,随意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相信科学会给甜味剂一个最准确的归宿,越来越多的甜味剂进入人们的生活,使得代糖对普通添加糖的替代效应开始显现,我们在科学享受糖分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它的安全性。

代糖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很多食品中,正确认识代糖、合理选择代糖,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指出“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在选择预包装食品的时候,要会看食品配料表,清楚的了解自己所选食品由哪些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合理选择所需食品,每个人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践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保持健康体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