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春季养生话发物 

春季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谓之发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也是百病发生的季节。在饮食上若不留意,尤其是过敏性体质的人或是有陈年宿疾的病人,如果不慎过量地食用了一些会“发”的食品,就会导致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这些食物就是人们俗称的“发物”。

1、羊肉:《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

但春天气候干燥多风,则不适宜多食羊肉,尤其是对阴虚火旺者及热病、传染病、过敏性疾病患者来说,春季食用羊肉更容易上火并引动旧病复发。因此,春季尽量少吃羊肉,吃时最好搭配一些冬瓜、丝瓜等凉性食物。

2、韭菜: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等可入药,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止汗固涩等功效。在中医里,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体内阴虚有热或患疮疡、眼疾者,食用韭菜则会加重病情,令人神昏目暗。

3、香椿: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它蔬菜,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据《食疗本草》载“椿芽多食动风,熏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令人神昏血气微。若和猪肉、热面频食则中满,盖壅经络也”,故不可过量食之。尤其是曾患过荨麻疹、丹毒、湿疹、中风、惊风等疾病的人,食用香椿容易使旧病复发。

4、竹笋: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但四肢发冷,泄泻、腹部冷痛、阳虚水肿等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

5、香菜: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提味蔬菜,北方一带人俗称“芫荽”状似芹,叶小且嫩,茎纤细,味郁香,是汤、饮中的佳佐。传统中医认为,香菜性温味辛,能健胃消食、醒脾和中、发汗透疹、驱风解毒。《本草纲目》说:“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罗氏会约医镜》谓“辟一切不正之气,散风寒、发热头痛,消谷食停滞,顺二便,去目翳,益发痘疹。”但香菜有损人精神、对眼不利的缺点,故不可多食、久食。且患口臭、狐臭、严重龋齿、胃溃疡、生疮者亦应少吃香菜。

春季养生先养肝  

医学气象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中,气候变化最无常的季节是春季,早春时节,由于人们穿着变化和精神准备不足,经过漫长冬季的消耗,人们的御寒能力有所下降,这时疾病就会趁虚而入,引起旧病复发。

肝病好“春发”。春天是升发的时候,春属木,春季肝病活动就多,需要养肝,这也与老百姓习惯正月期间不看病、节假日暴饮暴食,饮酒无度有关。

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容易损伤肝脏。如情志不遂,肝阳上亢,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还容易发生中风。有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上消化道出血,这是由于春天比较温暖,阳气升发太过,气血运行失常造成的。中医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多属于湿热疫毒之邪侵犯肝体,肝气“郁滞”,波及营血。如果不注意养肝,就会肝气“郁滞”,气滞血瘀,血液就会运行不畅,肝硬化也会进展,肝病也会加重。

养肝方法

1、保证良好睡眠

  《黄帝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肝是藏血的器官,夜晚11时到凌晨3时是肝胆经时间,可养肝血,否则肝血无法得到调养,肝火便容易上炎,口干舌燥、头晕、眼睛干涩等不适症状便会产生。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将睡眠称为“眠食”。作息有律,起居有常,便是在养肝。

2、注意休息不劳累

肝主筋,司全身筋骨关节之运动,过劳则耗血损气而伤肝,致正虚邪恋,疾病缠绵难愈,适当的休息对肝病患者十分必要。如乙肝患者,在急性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慢性乙肝患者,则应注意劳逸结合,担任轻微的工作;乙肝恢复期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活动当以无疲乏感为度。

3、适当运动多锻炼

春季是万物萌动的大好时节,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季节。走进大自然,尽情地吸收春的气息,活动肢体,以助肝气生发,吐故纳新,焕发生机。户外做操、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放风筝等,既能使气血通畅,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4.饮食平补少酸味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春季肝病患者宜食高维生素食物和新鲜水果,以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但要注意不可过量。需要禁忌的食物包括:辛辣刺激食物、煎炸烧烤食物、粗糙食物、生冷食物、坚硬食物等。此类食品多性热,属阳,易助热生湿,加重病情,故应忌食。膏粱厚味或参芪等滋补之品大多辛温滋腻,用之不当,不仅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加重肝脏负担,而且能够助湿生热,生风动血,不仅可以加重原有肝病,甚至引起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5.清静安闲不生气

怒伤肝,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肝病患者宜节情志,避免过度精神刺激,尤需慎怒。工作、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防止肝气郁结。心情舒畅,情绪饱满,有益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平时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宋代《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这里面,除了小酌半醺对于肝病患者来说不适宜外,其他都大有裨益。

6.养肝三穴捏一捏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大敦穴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

7、早起梳头精神爽     

“头者,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面”。研究表明,梳头时梳齿与头发的频繁接触摩擦,头皮末梢神经受到剌激后可产生电感应,通过大脑皮层,使头部神经得到舒展和松弛,有利于中枢神经的调节,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和增强头皮及脑细胞的血氧供应,消除大脑疲劳,增强脑功能,使人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从而延缓大脑衰老。

因此,春季早起时,如果趁着大自然阳气和体内阳气开始升发之时,适当梳梳头,刺激头部诸多经穴,能让体内阳气升发舒畅,令气血流通,使人神清气爽。

春季养生话“春捂”

1、捂“首足” 

对于老人及体质较弱者,春季应适当佩带帽子、围巾。头部裸露在外,易受风寒侵袭,导致伤风感冒。很多年轻人因为潮流,喜欢穿九分裤、破洞裤,甚至将裤脚卷起露出脚踝、膝盖。人体下肢,尤其足部皮下脂肪薄弱,保暖性差,寒邪容易入侵。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大家不可过早穿单鞋、丝袜,并且注意每晚用温水泡脚,驱寒保暖,促使阳气生发。

2、捂“腰脐”  

人体阳气的根本在于肾,而腰为肾之府,可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腰眼处的肾俞穴,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此穴可鼓舞脾胃阳气,一些食用生冷后容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的保暖,可以经常热敷此处。同时,应尽量避免穿“露脐装”,寒邪入侵脐部、后腰部,容易导致腹痛、腹泻,特别对于女性,还可引起痛经等不适。

3、捂“脾胃”

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过食生冷蔬果、冷饮会损伤脾胃阳气。应适当“省酸增甘,以养脾”,即在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甘味辛散食物的摄入,如红枣、南瓜、山药、胡萝卜、生姜、薄荷等。

春季养生话饮食

“三多三少”

多吃甜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如大枣、山药等。

多喝水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平时多喝水可增加血液循环,有利于养肝,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而适量饮茶,可提神解困。若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升发,疏散瘀滞。

多吃蔬菜

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因此要多吃点新鲜蔬菜,以便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少吃酸

春为肝气当令,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能伤害脾胃之气。

少吃油腻刺激食物

春季饮食宜清温平淡,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胃寒的人可以经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点生姜蜂蜜水,以润燥镇喘;有慢性气管炎的人,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温大热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伤身。

少吃寒凉食物

寒凉的食物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特别是生冷的东西如冰淇淋等,否则,会将寒气聚集在体内,导致夏季脾虚,带来一系列不适。

春季饮食养生讲究多 不主张进补

春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另外,春季饮食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选择,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张大量的进补。

早春时还应该多吃一些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肉、鸡肉、鱼类、虾等,这些食物中富含蛋氨酸,这种物质能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还有应该多补充一些高能量的食物。除了米、面、杂粮以外,还可以多吃一些豆类、乳类、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物质。

根据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春季的进补应该以轻松疏散之品为宜,滋腻之品为忌。应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提高正气,清化郁热。大米、小米、薏仁米、荞麦、黑芝麻、豇豆、扁豆、黄豆、赤豆、豆浆、山药、大枣、核桃、栗子等,性质平和,具有补脾益气好处。春天要注意少吃寒凉、油腻、难消化的食品。

一定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西红柿和柑橘、柠檬等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野菜”

“野菜多为寒凉性,脾胃虚弱者食用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即使是正常体质的人,也不宜多食野菜。

野菜三不吃:

1.不知不吃:不要采摘路旁边、水沟、郊外化工厂周边的野菜,不熟悉的野菜不要乱采,乱吃。

2.盐水浸泡:野菜上面附着许多杂菌及杂质,洗净后在淡盐水中浸泡,建议不低于1小时。

3.吃前热焯:有些野菜含微毒,食用前先用热水焯一下,也会去掉野菜本身的苦味,口感也会变好。

春季养生食疗方

一、拌猪肝菠菜

原料:生猪肝100克、菠菜200克、发好的海米15克,香菜、精盐、味精、酱油、醋、蒜泥、芝麻油适量。

制法:

1.将生猪肝切成小薄片,用开水氽半生,捞出用凉水过凉,控净水分。

2.将菠菜洗净,切成2厘米的长段,放入开水中焯一下,再放入冷水中过凉,控净水分。

3.将香菜切成2厘米的长段。

4.把菠菜放入盆内,上面放肝片、香菜段、海米,然后用精盐、味精、酱油、醋、芝麻油、蒜泥兑好汁,浇上即可。

二、番茄排骨汤

材料:番茄排骨汤小排500克、番茄250克、番茄酱40克。

制法:排骨汆烫后,加适量开水,放入姜片、排骨、料酒。待排骨烂熟时,再加入番茄、番茄酱、盐,再炖上一会就可以了。

功效: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

三、桂花心粥

材料:粳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

制法:粳米淘净。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粳米,汤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功效:调理肠胃,促进肠胃消化。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