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安全使用热水袋,谨防低温烫伤

入冬后,很多人用起了热水袋进行保暖,但一定要警惕热水袋低温烫伤带来的危害。

热水袋虽然温度只有50、60℃,但由于其作用于皮肤的时间长,热容量大,使热能积蓄向深部传导从而引起深度烫伤,相当于“温水煮青蛙”,这种烫伤被称为“低温烫伤”。而低温烫伤好发于冬季和冬春交际,烫伤的部位常在下肢。

老年人的皮肤由于比较薄,且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均衰退,再生机能降低或减弱,免疫功能下降,皮肤血运减慢。

尤其是一些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的老年患者,因其末梢循环障碍,神经功能受损,所以感觉迟钝,对热和痛觉常常不敏感,更容易出现“低温烫伤”。

专家提醒,44℃热源持续接触6小时,可致皮肤不可逆损伤;44~51℃时,损伤程度与接触时间长短呈正相关;51℃以上极短时间即可引起损伤。因此,保暖用具切忌接触皮肤太长时间。

低温烫伤了怎么办?

1、清水冲洗

当皮肤出现发红、发白等现象,意味着发生了“低温烫伤”,应立即用清水湿敷或冲洗。

2、生理盐水湿敷

若皮肤有水泡、脱皮、液体渗出等破溃损害,可用0.9%生理盐水冷湿敷约半个小时左右,以4-6层的纱布为宜,以疼痛明显减轻为止。

3、前往医院治疗

由于低温烫伤的发生时间都比较长,往往损害比较深,达浅二度到深二度,严重的会达到三度,因此自己处理后,一定要及时请专科医生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