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大雪节气,养生进补有讲究 宜温热柔软,忌生冷坚硬

大雪节气,养生进补有讲究

宜温热柔软,忌生冷坚硬

12月7日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预示着正式进入最寒冷的时候,患呼吸道疾病的人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秋冬养阴,而大雪时,天地之间阴气最盛。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治疗科副主任任萃萃提醒,大雪时节若能因人、因时、因地进行补养,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温寒等进行综合调养,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大雪节气饮食“三宜”。大雪节气,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但进补要适度。大雪节气的饮食原则是“宜温热柔软,忌生冷坚硬”。一是宜清火,大雪时节天干物燥,人处在这个环境当中,会感到外干冷、内温燥。具体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有些人还会有嗓子疼、嘴角起泡、糜烂、结痂、皲裂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这个时候可食苦味和黑色食物,能补肾益气,去火功效也十分强。二是宜温补,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我国向来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属阴,要以固护阴精为本,适当进补,可有效调节身体的物质代谢,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可以多喝热粥。大雪后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例如:牛羊肉、冬菇、猕猴桃、柑橘类水果等,切记不可暴饮暴食、种类单一,影响身体吸收代谢。像辣椒、胡椒、茴香等燥热食物,一定要少食忌食。三是宜养肝,在中医上也有着“养肝等于养命”的说法。冬季人易犯懒,肝脏的新陈代谢也是如此,温度降低,新陈代谢也会有所减弱。在这个阶段,可多喝白开水,帮助肝脏排毒。饮食方面要多吃蔬菜,少吃肉,过量食肉会增加肝脏的工作负担,不利于肝脏的养护。

御寒保暖。进入大雪节气后,气温下降,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脑,头部是人体六阳经脉汇聚之处,也是阳气最易发散部位。头颈部如果不注意保暖,受寒后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因此天冷外出时要戴上帽子、围上围巾,避免头部受寒。此外,“寒从足底生”,一旦脚部受寒,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因此,在寒冷的大雪时节要适当增添衣物,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不要露腹、露腰、露脚。

运动适度。大雪时节,虽然天气寒冷,但也要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抵抗力。冬季体育锻炼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专家提醒,每天进行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等,做做中医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可增强人体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另外,不宜进行高强度锻炼,避免耗伤阳气。

静心养神。冬季万物闭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顺应冬季收藏之性,静心养神,避免外界干扰和过度思虑,同时也要保持畅达乐观的心情。可以多去户外晒太阳,让心情愉悦,改善心情可多吃些“开心食物”,推荐香蕉及燕麦等谷物。香蕉所含有的泛酸等成分,是人体的“开心激素”,能减轻心理压力,排解紧张与忧郁;燕麦等谷物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可维护神经系统稳定,增加能量代谢,对抗压力、抗抑郁也有帮助。

及时补充水分。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B族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应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由于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