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捉“谣”记 | 手机和电脑壁纸换成绿色,能预防视疲劳?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了解自闭症
(一)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下文简称孤独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及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方式,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二)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1、社会交往障碍
大多数儿童起病年龄在3岁之前,表现为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典型症状是回避目光,对呼唤或逗弄缺少反应,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对陌生人常常缺乏应有的恐惧,对主要抚养者很难产生依恋。随年龄增长,患儿仍难以理解他人的情绪,明显缺乏社交能力与兴趣。
2、交流障碍
孤独症患者存在明显非言语交流障碍,主要表现为他们虽然能够拉着大人走向想要的物品前,但是明显缺乏交流的面部表情,且动作、姿势也较为贫乏。她们除了哭、笑以外,缺乏其他细腻的情感表达,且难以用手势、点头表达他们的想法。
孤独症患者的言语交流也存在显著困难。语言理解能力受损,即使智力正常的患者,对幽默、玩笑、成语理解也存在缺陷。言语发展迟缓或不发育,部分患儿1~2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起病后言语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存在刻板重复的言语,反复询问诉说同一问题,有的患儿甚至终生缄默不语。
3、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患者可能过分关注或痴迷于某一感兴趣的物品或活动,如车标、日期、转动的物品等,而对玩具、动画片等正常儿童感兴趣的物品不感兴趣。对一些无生命的物体可能产生强烈依恋,被拿走便哭闹不安。
患儿还会以同一方式反复做同一件事,如反复数数、反复排列物品等。环境或日常生活常规发生变化会使其烦躁不安、焦虑。
4、其他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听觉过敏、触觉过敏或痛觉减退现象。
(三)孤独症的治疗
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患儿2岁前,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家庭干预治疗;2岁后,可进行医院、专业机构、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系统治疗。
2、综合治疗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如:教育训练、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对患儿进行综合系统干预。
3、长期治疗
因孤独症系长期慢性甚至终生的疾病,因此坚持长期、持之以恒地治疗干预,从而促进患者各方面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四)孤独症的预后
既往研究显示孤独症系长期慢性病情,虽然少数患儿有较好的预后,甚至不再诊断为孤独症,但是绝大多数患者诊断保持稳定,该疾病伴随终生。
帮助孤独症,大众可以做什么?
对于来自星星的这些孩子们,每个人应该多一些关注和了解,消除对自闭症这一群体的误解;用平等的态度对待自闭症群体,不歧视也不特殊对待,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社会、家庭、学校应共同关爱这群星星的孩子,给予他们平等与尊重,让他们的星空不孤独。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