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导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自《晏子使楚》,意思是不同地方的风俗养育不同品性的人。生活中有很多食物都可入药,其中橘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橘子酸甜可口,你可知道,它的身上有多少味中药材?下面就让我来一一介绍。

1、果皮

橘子的果皮,即我们平时看到的橘子皮。成熟的果皮经过加工名叫“陈皮”,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叫做“青皮”,外层果皮经过加工又叫“橘红”。与橘子同科植物来源的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也是一味中药,名叫“化橘红”。

【陈皮】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苦、辛,温。归肺、脾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青皮】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橘红】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

辛、苦,温。归肺、脾经。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化橘红】

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辛、苦,温。归肺、脾经。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2、筋络

剥开橘子皮里面露出一层白白的、网状的筋络,嚼一嚼有一丝丝苦味,这就是“橘络”。

【橘络】

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内的筋络。

苦,平。

通络,化痰。

用于咳嗽痰多,胸胁作痛。

3、种子

橘子的种子,也就是“橘核”,我们平时都是不吃的,但实际上,在中药中我们也时常能用到它。

【橘核】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种子。

苦,平。归肝、肾经。

理气,散结,止痛。

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乳痈乳癖。

4、叶子

橘子的叶子,就是橘叶,呈菱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都楔形,全缘或微波状,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光滑,对光可见众多的透明小油点。

【橘叶】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叶。

苦辛;平。归肝经。

疏肝行气,化痰散结。

主乳痈;乳房结块;胸胁胀痛;疝气。

5、果实

从药用植物来源上讲,与橘子同为芸香科的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果实是可以入药的,但这里说的果实并不是平时吃的带果肉的成熟果实,而是以干燥幼果“枳实”和干燥未成熟果实“枳壳”来入药。

【枳实】

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

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

【枳壳】

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

总结:也就是说,橘子(我们这里指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也涉及芸香科植物橙或甜橙、化州柚或柚)的很多部分都是中药材,包括它的果皮、筋络、种子、叶子和果实,它们的功用和药性各有不同。在中药学中,同一株植物上的不同药用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所以了解植物的来源与属性,学习一些用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前面开头所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药用植物的产地、来源也是不能混淆的。小橘子的妙用,你明白了吗?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