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导语:随着高血脂人群的日益壮大,您或您的亲朋好友中一定有人正遭受高脂血症或冠心病的困扰,这与我们平时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目前常用的降脂药包括他汀类(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片等)和贝特类等。如果你正在服用他汀类降脂药,请认真看完。

讲个笑话O(∩_∩)O

医生:最近都吃些什么药?

患者:最近没吃什么药,就吃个钙片。

医生:什么钙片?

患者:阿托伐他汀钙。

医生:……(emo≈难过的意思)

其实,很多人会因为名字中有个钙,错把他汀类当成钙片的一种,实际上,他汀类用于降血脂和稳定斑块。

我们平时说的血脂高,主要关注的检查指标有以下几个:

1、TC(总胆固醇)是指血浆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

2、TG(甘油三酯)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3、LDL-C(低密度脂蛋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

4、HDL-C(高密度脂蛋白)是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之一。

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越低越好,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

对于不同人群来说,低密度脂蛋白的理想指标有所不同,并不是在检查结果的参考值以内就算合格的。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行分级,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包括:①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且TG>1.8mmol/L②高血压③严重肥胖④吸烟(存在以上任意一条即视为高危人群)

低危人群 LDL-C需控制在3.4mmol/L以下

高危人群 LDL-C需控制在2.6mmol/L以下

极高危人群 LDL-C需控制在1.8mmol/L以下

服用他汀类需警惕以下几点:

1、服药时间要谨记

一般他汀类建议晚上服药,但阿托伐他汀钙早上/晚上服药均可。

2、不良反应要注意

服用他汀类可能会有肌肉疼痛、无力、痉挛等不适症状,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并抽血化验血清肌酸激酶CK指标,CK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指标之一。若指标正常无需处理,若指标上升需立即停药对症处理,若肌肉不适症状影响生活可换用不良反应较轻的匹伐他汀。

3、他汀类6%效应

他汀类6%效应是指任何一种他汀类药物剂量倍增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6%。由于他汀类药物剂量倍增时,LDL-C降低幅度有限,而大剂量他汀对肝脏、肌肉损害等不良反应风险会大大增加,所以不建议使用高强度大剂量他汀治疗。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LDL-C不达标时,可以换成强效他汀,或者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降脂药如依折麦布,来抑制胆固醇吸收或合成,通过不同的途径协同降脂,既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他汀远离远离葡萄柚(西柚)

葡萄柚中含有的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会抑制人体内参与他汀代谢的酶(如细胞色素P450 3A4)活性,导致他汀在体内代谢减慢、浓度大幅升高。一杯200毫升的西柚汁,就可能使他汀血药浓度升高数倍甚至数十倍。服用他汀期间,应严格避免食用西柚及其制品,包括果汁、果酱等,防止药物蓄积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5、相互作用要警惕

他汀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同时服用可能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例如,他汀与环孢素、胺碘酮、克拉霉素等合用时,会抑制他汀代谢,使其在体内浓度升高,增加肌肉损伤和肝功能损害风险;与贝特类药物联用虽能增强降脂效果,但显著提升横纹肌溶解症发生几率。因此,用药期间如需服用其他药物,务必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他汀,避免自行联合用药带来风险。

小结:用药需对症,是药三分毒,好的药物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疗效。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