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牙齿矫治要趁早?这6个儿童口腔健康误区了解一下

越来越多低龄儿童进行牙齿矫正,可能让孩子身心健康面临多重风险。河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裴蓉表示,一部分家长在遇到孩子牙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时,容易产生恐慌心理。但也有另一部分家长会认为孩子还小,牙齿问题等换牙了就好。因此,提高家长对于儿童口腔健康的科学素养十分有必要。

误区一

乳牙患龋不用管

乳牙龋病会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进而造成营养不良,从而进一步影响儿童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机体的抵抗力也会降低。此外,乳牙龋病若不治疗会慢慢进展成根尖周炎,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影响继承恒牙牙胚的发育。如果是门门]牙的龋坏,还会影响发音和美观,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误区二

牙龈长“小包”多半是上火

“小包”一般为根尖脓肿,即牙齿发生了根尖周炎。牙根周围出现炎性改变,炎症破坏周围牙槽骨,脓液从牙龈排出,形成了“小包”。发现这种情况时,不可自行尝试扎破脓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患牙病变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减少不良影响。

误区三

儿童牙刷只用

“软毛牙刷”

为孩子买牙刷应该挑选儿童牙刷。一般来说,儿童牙刷的刷头比较小,适合孩子较小的口腔,方便牙刷在口腔内灵活地转动,可有效清除各个位置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儿童牙刷应选择软性刷毛,但不要一味追求“软毛牙刷”,过软的刷毛不能有效清除孩子牙面,上的软垢,且去除牙菌斑(由附着于牙面并在其上繁殖的细菌形成)的能力较差。

误区四

牙齿没有不适不需要定期检查

无论多么努力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检查仍然有必要。建议学龄前儿童每3至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学龄儿童每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定期检查可以让口腔医生用专业的手段发现隐蔽的龋坏,清洁平时处理不到的边边角角,及时消除龋齿等口腔疾病的隐患。

误区五

牙齿不整齐只是不美观

牙齿不整齐的影响除了美观问题,还体现在口腔功能、健康和心理等方面。牙齿不整齐时,在咀嚼、发音和呼吸等方面都会存在功能不足,且日常清洁牙齿时不容易清理干净,可能导致牙齿龋坏。如果是牙弓前突或反颌还会使唇齿不美观,影响面部形象,久而久之增加心理负担,影响正常社交。

误区六

牙齿越早矫治效果越好

大部分孩子可以等到换完牙再进行矫治。但如果出现口腔不良习惯、面部肌肉功能异常等影响面部骨骼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应及时发现及时矫治,不过仍建议在3岁之后。过早对儿童牙齿进行矫治,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影响孩子整个面型的发展,对孩子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活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