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随着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经常会发生“胃痛”,并且常常伴随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表现,很多人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或者吃点胃药疼痛就会缓解。结果胃药吃了一堆又一堆,病情却反反复复,有些人抽血化验甚至胃镜都做过了,胃却啥事都没查出。
很多人直到“胃痛”加重,并出现了后背、右肩疼痛,以及寒战、高热的表现,才不得不到医院急诊,彩超或CT检查过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常常发作的“胃痛”,实则为胆囊结石继发的“胆绞痛”,治了多年的老胃病,竟然治错了!
一、为什么患者会将胆囊结石继发的疼痛误认为是胃病呢?
1.从解剖位置分析:
胆囊和胃、十二指肠同位于人体的上腹部,神经支配的范围接近,因此普通人从疼痛部位不容易区分具体的病变器官。还很多患者同时存在胆囊结石与慢性胃炎、胃溃疡两种疾病。
2.从临床表现分析:
如前文所述,胆囊结石患者会出现上腹部胀痛、绞痛或者剧烈刀割样疼痛,还有反酸、烧心,嗳气,恶心、呕吐,餐后饱胀感、消化不良表现,而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患者也同样会出现上述表现。因此,很多人将早期的胆囊结石症状误认为是胃病。
3.从疾病进程与药理分析
与胃病类似,胆囊结石也是慢性疾病,疼痛会反复发作—缓解。常见的胃药有抑制胃酸分泌、缓解平滑肌痉挛、镇痛的作用。很多人服用胃药后,早期或轻症的胆绞痛也会有所减轻,所以病人更加笃定自己所患的是胃病。
二、如何正确区分是胃病还是胆结石?
1.发作时间:
胃痛大多是在饥饿状态下出现,如果是溃疡性疾病,进食后疼痛会加剧。而胆囊结石多在进食后出现,比如暴饮暴食或油腻饮食后出现。此外,在半夜睡眠中发生的疼痛多数是胆绞痛。
2.疼痛部位及性质
胆绞痛一般位于右上腹、肋缘下,结石堵塞胆囊管时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胛骨及右后背心等位置,早期为间断性胀痛、钝痛以及闷痛等,病情加重时出现持续性绞痛、刀割样疼痛,寒战、发热等。而慢性胃炎、胃溃疡导致的疼痛,一般为剑突下或上腹部烧灼样、齿咬性或饥饿性疼痛。胃痛可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变化、精神因素、饮食失调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刺激性药物有关。
3.自我检测
胃痛发作时,按压疼痛部位,疼痛可减轻。胆绞痛发作时,按压疼痛部位腹痛加剧,甚至痛到不敢喘气呼吸。
4.最准确的辅助检查
腹部(肝、胆、胰、脾)彩超,可以快速、精准的判断自己所患的疾病。
胆囊结石一旦确诊,就应及时接受科学的治疗。结石会随着时间延长逐渐生长,并会导致急性胆囊炎,胆总管堵塞,胆囊坏疽、穿孔,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癌等,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