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黄帝内经》中说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时节,大自然及动物都开始为冬藏做准备。俗话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那么,冬季养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中药材,才能起到养生的作用?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养生中药都有哪些。

当归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本品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外表皮浅棕色至棕褐色。切面浅棕黄色或黄白色,平坦,有裂隙,中间有浅棕色的形成层环,并有多数棕色的油点,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用法与用量】6~12g。

黄芪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用法与用量】9~30g。

枸杞子

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

【性状】本品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长6~20mm,直径3~10mm。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20~50粒,类肾形,扁而翘,长1.5~1.9mm,宽1~1.7mm,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法与用量】6~12g。

阿胶

本品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性状】本品呈长方形块、方形块或丁状。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甘。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用法与用量】3~9g。烊化兑服。

大枣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 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心经。

【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用法与用量】6 ~15g。

人参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 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性状】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 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出。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 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 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 味微苦、甘。或主根多与根茎近等长或较短,呈圆柱形、菱角形或人字形,长1~6cm。表面灰黄色,具纵皱纹,上部或中下部有环纹。支根多为2~3条,须根少而细长,清晰不乱,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根茎细长,少数粗短,中上部具稀疏或密集而深陷的茎痕。不定根较细,多下垂。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用法与用量】3~9g,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 2g,一日2次。

【注意】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丹参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1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用法与用量】10~15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冬季进补,尽量选择药食两用的中药,所谓是药三分毒。冬季进补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提高自身免疫力。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