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的性质比较活泼,通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土壤、岩石、空气、水中均含有微量的碘。而生物体内由于富集作用,会比无机环境含有更多的碘。在人体中,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原料,它能够维持正常的发育和生命活动。因此我们的机体必需维持一定数量的碘营养水平,以保证甲状腺素的合成。不过,尽管碘这么重要,但你确定真的了解它么?快来跟着小编扫除误区,长“碘”知识吧!
误区1:碘不用天天补吧,现在也没有碘缺乏病了。
事实:碘无法在人体内长期储存,需要每天坚持补碘。由于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每天都需要碘来合成甲状腺激素,因此碘在人身体内每天都会进行代谢消耗。如果停止摄入碘的情况下,体内储存的碘仅能维持2-3个月。如果不能长期、持续地坚持补碘,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举个例子,印度坎格拉区曾于2000年暂停了食盐加碘政策,结果后面几年碘缺乏病又死灰复燃,政府不得不于2005年再次实施食盐加碘,禁止销售无碘盐。因此,从科学角度看,补碘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
误区2:人家都说一直吃碘盐不好,会得甲状腺癌什么的。
事实:缺碘比碘过量更能引起甲状腺结构变化。由于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脑垂体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使其摄入碘最大化,从而产生更多的甲状腺激素。长期促甲状腺激素的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严重时会形成结节和癌变。而高碘的影响则相对不明显。目前最为严格的WHO把尿碘>300μg/L算是超量(下限低于中国、美国和欧盟标准),但其文件中说明了,超量只是看到了短暂的甲状腺功能影响,并没有证据表明存在长远的疾病风险。此外,中国疾控的癌症监测研究发现,碘盐与甲状腺癌发病率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反而显示出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全球范围内则显示,无论是否补碘,甲状腺癌发病率似乎都是处于上升趋势的。所以甲状腺癌真的和碘盐无关。
误区3:是不是只有咱们国家在补碘,这靠谱吗。
事实:并不是只有中国哦,有很多国家都在实行食盐加碘政策。根据全球碘营养联盟2021年的数据,目前至少145个国家或地区实行食盐加碘,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国家都在实行食盐加碘政策。在这些国家中,124个国家或地区为强制食盐加碘,21个国家为自愿食盐加碘。所以你看世界这么多国家都在吃碘盐,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误区4:沿海地区不缺碘,现在又条件好了,不用补碘了吧。
事实:不管是什么地区,什么时代,还是需要坚持补碘的。根据2019年《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处于环境碘缺乏的状况,全国所有省份乡级水碘含量均在10.0μg/L以下。而根据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数据,15岁(含)以上及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120μg/天,孕妇乳母则更高。1994年我国的调查研究曾显示,在十个营养和生活条件较好的省会城市中,依然存在人群碘营养不足的问题。而针对四个沿海城市居民的研究则发现,仅靠海产品是远远满足不了每日的碘营养需要量的。如,上海市成年男女膳食碘摄入量分别为70.4微克和65.5微克,也远低于每天建议的总摄入量120微克。因此仅靠正常吃饭而不用加碘盐,不能满足人体每天对碘的需求。
总之从以上各方面可以看出,补碘还是非常必要的。大家不用因为碘盐而焦虑,普通家庭是可以安心购买和使用碘盐的。今天的小知识,大家都学会了吗?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