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关注婴幼儿养育“四大”新热点

养育照护(nurturing care)涵盖实现婴幼儿最佳发展所需的核心要素,即健康、营养、安全保障、回应性照护和早期学习的机会。0-3岁婴幼儿阶段作为提高脑发育潜能的关键窗口期,可以影响一生的健康发展轨迹。

婴幼儿家庭养育照护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家庭能够得到充分的养育照护支持,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为促进婴幼儿家庭养育照护能力的提升,请关注婴幼儿家庭养育照护干预与指导实践中的四大热点问题,做好指导工作。

一、养育指导强调综合性干预回应性照护应贯穿全程

高质量的养育照护主要表现为:婴幼儿处于一个稳定的养育环境,能够促进健康和最佳营养,保护儿童免受威胁,并通过充满关爱的亲子互动和情感联结,为儿童提供早期学习的机会。因此,养育指导强调综合性干预,并应将指导婴幼儿父母及其他养育者的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和最佳营养干预措施等整合成一个整体。

在养育照护实践中,回应性照护领域往往与养育照护的其他4个领域(健康、营养、安全保障及早期学习机会)相互交叠,贯穿养育照护全过程,成为养育照护过程中的关键能力。

家庭是0~3岁婴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在家庭中,亲子互动的频次、敏感性和回应性直接影响宝宝的神经发育。

亲子互动就是通过游戏、膳食、睡眠、活动等日常生活中的反复示范和交流来创造早期学习机会,激发婴幼儿探索欲望,探索其最近发展区,促进早期发展潜能的实现。因此,亲子互动也通常被认为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

二、养育者心理健康水平应得到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早期的不良家庭环境在认知、心理甚至生理上为下一代一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埋下隐患。母亲持续抑郁状态与儿童语言习得延迟、执行功能受损存在显著相关性,与青春期的社会情绪问题也存在显著相关。

同时婴幼儿健康发展需要的不是一对一的亲子关系,而是从一对一的关系中衍生出来的一对多的健康依恋体系。因此,养育者在儿童的早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意味着养育者的心理健康关乎的不只是养育者本人,更会通过母婴互动、家庭环境及养育行为等多元化路径,对儿童生理-心理-行为发展产生多维度的持续性影响。

三、关注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早期培养

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期心理行为问题通常可追溯到婴幼儿期的社会-情绪问题。如:幼儿园小班新生中,存在严重入园焦虑和行为问题的儿童,大多数在婴幼儿期即显现出易激惹、难安抚、适应不良等社会情绪问题。

多数养育人通常对婴幼儿期社会情绪问题缺乏早期识别能力,未能获得及时干预,因此,婴幼儿家庭养育指导中,基于生命早期的婴幼儿社会-情绪的早期培养,将有效减少未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病风险。

四、加强对屏幕暴露作为家庭养育风险因素的认识

随着电子科技产品的普及,屏幕暴露低龄化的家庭养育问题日益明显。有研究表明:当婴儿在12 月龄前接触电子屏幕且单次使用超过30min时,其语言理解能力较对照组平均滞后(1.8±0.5)个月,这种延迟效应在双语环境中更为突出。婴幼儿期屏幕暴露时间对儿童早期发展存在多重负面影响。

WHO建议:0~2岁婴幼儿完全避免屏幕暴露;2~5岁儿童每日累计屏幕使用时间不超过1h。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试行)》(2022)建议2岁以上幼儿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20min。

总之,家庭养育照护质量直接关系到婴幼儿早期发展潜能的实现,加强婴幼儿家庭养育指导成为当前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

家庭养育咨询指导中,心理咨询技巧的应用极为重要,如倾听、共情和积极关注,能为养育者创造安全、支持性的环境,帮助其表达情感、增强自信,积极应对育儿挑战。同时,这些技巧在调适家庭关系中也至关重要,通过心理疏导,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理解,缓解母亲的心理压力,促进家庭和谐,为婴幼儿健康成长创造温暖、支持性的环境。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