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组以慢性、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支气管和肺组织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呈进行性发展,导致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通过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通气、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怎样规范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吧。
呼吸功能锻炼主要是进行缩唇-腹式呼吸锻炼。锻炼时,病人取立位(体弱者可取半坐位),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及胸前,全身肌肉放松。吸气时用鼻吸入,深吸,尽量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用口呼出,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由病人自行选择调整,以能使距离口唇15~20cm水平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而又不熄灭为宜。缩唇缓慢呼气主要目的是增加气道压力,延缓气道塌陷,增加肺泡通气量。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1:3。每分钟呼吸7~8次,如此反复训练,每次锻炼10~20分钟,每日2次,熟练后逐步增加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不自觉的呼吸习惯。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