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一、为什么今年要特别关注健康管理?

1. 三个关键理由

理由①:慢性病越来越年轻化

35岁程序员突发心梗、中学生得脂肪肝...这些新闻提醒我们:健康不能等!

行动信号:每年至少测1次血压血糖(社区医院免费测)

理由②:小病不管成大病

李阿姨案例:长期腰疼不当回事,最后查出骨质疏松,现在爬楼都困难

行动信号:身体连续3天不舒服,立刻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理由③:健康能省钱

对比:控制高血压(每月药费50元)vs 脑中风治疗(住院费3万起)

省钱妙招:用省下的医药费带家人去旅游

二、健康管理三步走:家家都能做到

第一步:给全家建个"健康账本"

(1)最简单的家庭健康档案

准备1个笔记本,按这个格式记录:

日期 谁 测了什么 结果 行动

2025.4.5 张大爷 血压(早上) 138/88 少吃咸菜

2025.4.10 小学生妞妞 体育课晕倒 低血糖 书包里放饼干

小贴士:

血压血糖高的:每周记1次

健康人群:每月记1次身高体重

(2)看懂体检报告的诀窍

血常规:箭头↑↓不超过3个不用慌

B超:"回声增粗"可能要少喝酒

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先别怕,可能只是发炎

第二步:全家一起改掉1个坏习惯

常见坏习惯对照表

坏习惯 替代方案 成功案例

熬夜刷手机 设定22:30自动关机 王姐家睡前集体泡脚聊天

爱吃剩菜 用小碗盛菜,按需取餐 刘叔家用4个小碟代替1个大汤碗

久坐打麻将 每局结束做3分钟伸展运动 社区棋牌室推广"健康麻将操"

实操技巧:

全家投票选1个最容易改的习惯

在日历上画✅记录每天完成情况

连续坚持7天,奖励一顿健康火锅(少油少盐版)

第三步:学会3个救命技能

技能①:快速量血压(正确姿势)

错误做法:刚爬完楼梯马上测、翘着二郎腿测

正确三步:

静坐5分钟,后背靠椅背

手臂放桌面,与心脏同高

测量时不说话、不抖腿

技能②:心肺复苏(简化版)

口诀:"用力按、快快按、不停按"

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间

按压节奏:《最炫民族风》歌曲速度(100-120次/分钟)

持续到:救护车到来或患者恢复呼吸

技能③:噎住了怎么办

小孩:头低脚高拍背

成人:背后环抱猛顶肚脐上

独处时:用椅背顶压上腹部

三、每月健康重点:跟着节气养身体

全年12个月行动指南

月份 主题 重点行动 省钱妙招

1、2月 防流感 老人接种肺炎疫苗 社区医院免费测血氧

3、4月 护肝月 每天吃1把枸杞芽(凉拌或煮汤) 阳台种薄荷代替奶茶

5、6月 控三高 用玉米须煮水替代甜饮料 公园快走代替健身房

7、8月 防中暑 自制绿豆汤(不放糖) 湿毛巾擦颈降温省空调费

9、10月 护眼月 每天远眺绿色植物10分钟 用手机定时提醒休息眼睛

11、12月 暖身计划 睡前生姜水泡脚 旧毛衣改护膝

四、健康管理常见问题解答

1、工作太忙没时间怎么办?

解决方案:

(1)晨起刷牙时做提肛运动(防痔疮)。

(2)午休时闭眼按太阳穴(缓解头痛)。

(3)通勤时提前1站下车走路。

老人不听劝怎么办?

沟通技巧:

(1)用孙子孙女的照片做手机壁纸:"爷爷要健康才能陪我长大呀!"

(2)带老人参加社区健康讲座(发鸡蛋他们就爱去)。

3、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激励妙招:

(1)家人互相监督,违规者洗碗一周。

(2)把省下的烟酒钱存起来,年底全家旅游。

五、特别提醒:这些谣言别上当!

谣言1:"吃保健品能治病"

真相:保健品不是药!糖尿病患者停胰岛素吃保健品,结果昏迷送医

谣言2:"偏方治大病"

真实案例:生吞鱼胆明目?李大妈中毒住院花5万!

谣言3:"体检没必要"

数据说话:早期胃癌治愈率>90%,晚期<30%

健康不是医院的事,而是每天吃饭、走路、睡觉时的小选择。2025年,让我们从记录一次血压、少放一勺盐、早睡10分钟开始,把健康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