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健康习惯的长期坚持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高血脂人群应积极调整饮食习惯,以控制血脂水平并维护心血管健康。
一、高血脂人群的健康饮食
(一)核心饮食目标
1. 降低“坏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
2. 提升“好胆固醇”(HDL-C);
3. 控制总热量,预防肥胖。
二、具体饮食建议
1. 限制“坏脂肪”摄入
避免反式脂肪:不食用油炸食品(炸鸡、薯条)、糕点(蛋糕、饼干)、含植脂末的奶茶或咖啡伴侣。
减少饱和脂肪:少吃肥肉、动物油(猪油、牛油)、加工肉(香肠、腊肉);选择低脂乳制品(脱脂牛奶、低脂酸奶)。
2. 增加“好脂肪”比例
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茶籽油、牛油果(每日食用油控制在25-30g);坚果(杏仁、核桃,每日一小把,约15g)。
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每周吃2次深海鱼(三文鱼、鲭鱼、沙丁鱼);补充亚麻籽、奇亚籽(可加入燕麦或酸奶)。
3.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可溶性纤维:燕麦、大麦、豆类(红豆、黑豆)、苹果、橙子(帮助吸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
每日摄入量:25-30g(相当于500g蔬菜+200g水果+50g粗粮)。
4. 控制精制糖和碳水化合物
避免含糖饮料(奶茶、可乐)、甜点、白砂糖;
减少精制米面(白米饭、白面条),替换为全谷物(糙米、藜麦、荞麦面)。
5. 优质蛋白质选择
优先选鱼类、豆制品、鸡胸肉;
鸡蛋:健康人群每天1个,高血脂患者可隔日1个(或只吃蛋白);
红肉(猪牛羊肉)每日不超过100g,避免动物内脏(猪肝、脑花)。
6. 多吃护血管食物
深色蔬菜:菠菜、西兰花、紫甘蓝(富含抗氧化物质);
低糖水果:蓝莓、柚子、草莓;
菌菇类:香菇、木耳(含多糖类物质,辅助降脂)。
7. 严格限酒
酒精会升高甘油三酯,男性每日酒精量<25g(约啤酒750ml),女性<15g;
避免空腹饮酒,高甘油三酯者建议戒酒。
三、三餐搭配示例
早餐:燕麦粥(+亚麻籽)+水煮蛋+凉拌菠菜;
午餐:杂粮饭+清蒸鲈鱼+蒜蓉西兰花+海带豆腐汤;
晚餐:糙米红薯饭+鸡胸肉炒木耳+凉拌黄瓜;
加餐:无糖酸奶+10颗坚果/1个小苹果。
四、烹饪技巧
1. 少油:用蒸、煮、炖代替煎炸,使用不粘锅减少用油量;
2. 少盐:每日食盐<5g(约1啤酒瓶盖),用柠檬汁、香草代替酱油调味;
3. 控糖:避免红烧、糖醋等含糖高的烹调方式。
五、常见误区纠正
误区1:“不吃肉就能降血脂”
→ 长期素食可能导致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缺乏,应适量吃鱼、豆类。
误区2:“喝红酒能软化血管”
→ 酒精伤肝且升高甘油三酯,护血管应通过健康饮食而非饮酒。
误区3:“植物油健康,可以多吃”
→ 即使是橄榄油,每日建议25-30g(约2-3瓷勺),过量仍会发胖。
六、生活方式配合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减重:BMI控制在18.5-23.9,腰围(男<90cm,女<85cm);
戒烟: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剧血脂异常;
定期复查:每3-6个月检测血脂,调整饮食和药物(如他汀类)。
七、小结
高血脂人群需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及生活方式调整综合管理。饮食核心是减少“坏脂肪”、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同时避免高糖高盐。若血脂仍不达标,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药物治疗。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