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腰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别

腰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别

一出现腰痛,很多人会联想到腰椎间盘突出,但实际上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且容易混淆的是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让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的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

一、发病原因

腰肌劳损:腰部肌肉劳累损伤,从而出现痛、酸、麻、乏力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髓核突出,进而引发疼痛、麻木、放点样麻痛等症状。

二、疼痛部位

腰肌劳损:疼痛集中在腰部,腰部中间痛感不显著,主要是腰背部两边的肌肉疼,表现为酸痛胀感性疼痛,甚至是剧烈疼痛。偶尔累及臀部,腿部尤其是膝关节以下不会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疼痛部位是腰部中间,表现为隐隐作痛,压痛时可出现下肢放射痛。从臀部开始,疼痛范围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并会伴有坐骨神经痛。

三、病史

腰肌劳损:起病缓慢,病史较长(与年龄无关,与腰部负荷相关),易反复发作;

腰椎间盘突出:常有慢性腰痛病史,属于退行性病变。

注意:以上只是简单的症状判断并非临床诊断,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2个自测小方法

1.直腿抬高试验

直腿抬高试验平躺放松,双腿并拢、伸直。找人帮忙抬起其中一条腿,膝关节不能打弯,看看能抬多高。

如果到60°~70°也没有觉得不适,很可能不是腰突;抬高在60°以内,坐骨神经(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就痛得不行,则基本可判断为腰突。

2.按压测试

腰部肌肉按的时候摸到硬结或产生疼痛了就代表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的位置非常深,压的时候疼痛不确定,通过这种方法能辨别出腰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

利用X光、CT、磁核共振来检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椎正侧位X片往往可见腰椎侧弯,相应椎间隙变窄,两侧不等宽,骨赘形成等。

腰背肌劳损指腰部肌肉,筋膜和韧带软组织慢性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以腰痛为主,检查脊柱外形一切正常。而CT和核磁共振可准确发现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明确出腰椎间盘是否突出。

预防措施:

1.正确的姿势

站得直,坐得端,不跷二郎腿,不要让腰部过度前屈(弯腰驼背),不久坐,要坐硬凳子,睡硬板床。

2.适度的锻炼

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度运动,不要认为腰痛只锻炼腰部肌肉就可以,适度的运动可以放松、锻炼到四肢、腰、腹、背多组肌肉,可以更好地缓解腰痛症状。比如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羽毛球、游泳等,或者进行中医养生保健气功如:八段锦、太极拳、太极剑等,调节气血、增强体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