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天冷更易诱发痛风!记住4个秘诀、7个穴位,提前预防、减轻疼痛

霜降过后,冷空气活动频繁,三五好友也约了起来,烧烤、火锅不断……但在享受温暖和美味之余,许多人也被痛风困扰着。

每到秋冬季节,痛风发病率都会明显上升,为什么天冷更易诱发痛风呢?如何避免痛风发作呢?

低嘌呤

就是要尽量避免高嘌呤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骨头汤等,这些可都是痛风的“老 朋友”,看秋冬季节吃火锅时都是主要食材。

那火锅是不是不能吃了?别担心,蔬菜、水果、谷物这些低嘌呤食物还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吃肉,可以吃些瘦肉、鱼类,但要记住“适量”

多水分

每日多饮水,至少要2~3开水,尿酸王安通过尿排出体内,多饮水可以多排尿,间接帮助排出尿酸。

不过秋冬季节喝冰水可不好,温水或温茶更适台。

少酒精

得了痛风少喝酒基本是大家的常识,特别是啤酒酒精在身体里代谢会影响尿酸的排泄,所以很多常喝酒的人也容易出现尿酸偏高甚至痛风。

这里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喝,特殊情况少许红酒可以应付一下,至于多少,当然是能少则少

勤保暖

秋冬季节温度偏低,容易出现手脚等肢体末端发凉的情况,根源在于血液循环变差,容易导致尿酸晶体的析出,进而诱发痛风,所以注重保暖可以减少痛风发作。

推荐腧穴调理

痛风自然病程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和发作间歇期,利用穴位按揉可预防痛风发作和减轻疼痛症状。

太白穴

太白,足太阴脾经腧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功效

太白具有健脾化湿、理气和胃的功效。且太白为五腧穴中的输“输主体重节痛”,“病时间穴,时甚者取之输”说    明输穴可以治疗关节疼痛和时而严重、时而缓解的疾病,契合痛风发作间歇期的疾病特点太白穴又为脾经原穴,可调整脾脏及脾经虚实,增强脾的运化能力,且穴居痛风常侵犯的第1跖趾关节后方,“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故可有效调理、预防痛风发作。

太冲穴

太冲,足厥阴肝经腧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功效

肝主藏血,冲为血海,太冲为原穴,位于肝与冲脉相应合气脉盛大之处,可调整肝及肝经虚实,通达三焦原气,具有疏肝养血、健脾化湿的功效。

太冲亦为五腧穴中的输穴,与太白临近,可发挥腧穴近治作用有效疏通第1跖趾关节附近的气血。痛风疼痛剧烈,容易引起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太冲有很强的疏肝解郁效果,可缓解紧张心情,减轻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

三阴交穴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

三阴交为脾经、肝经和肾经的交会穴,肯能通调三经气血,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调经、调补肝肾的功效。按揉三阴交能清热化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有效减少痛风发作频次、缩短发作时间,起到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的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