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大笑大跳、提重物、大声咳嗽,甚至连打喷嚏用力,就会有尿液溢出,严重者甚至要穿尿不湿,这成为很多女性的难言之隐,影响日常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压力性尿失禁。为什么有很多女性会出现这些情况呢,让我们聊聊压力性尿失禁。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正常情况下无漏尿,在咳嗽、打喷嚏、行走、跳跃等腹压突然增加时出现不自主漏尿,医学上称为“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表现为尿失禁,腹压增加时会出现不自主的溢尿,部分患者会出现尿急、尿频等。

    压力性尿失禁(SUI)属于中医学“遗溺”,病位在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气机升降失司,膀胱固摄尿液的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则会出现遗溺。

    研究显示,中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达18.9%,在50-59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为28.0%,对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被称为“社交癌”。但由于社会和文化因素,很多女性朋友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关注不够,导致了延误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逐渐增高,高发年龄为45-55岁,60岁以上的发病率可高达38%。这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肌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有关。

2、生育因素:婴儿经产道分娩时,对阴道、膀胱及尿道造成很大压力,神经和肌肉极度延展,发生损伤的机会增加,最终导致尿控能力下降。

3、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两者常伴随存在。

4、长期腹压增高:常见于肥胖、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长久站立等人群中。肥胖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显著增高,体重减轻与压力性尿失禁的改善和缓解相关,减肥后的患者其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50%。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把电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作为强推荐。

    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电针“骶四穴”疗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新方法,该疗法融入了盆底肌锻炼和电刺激(被动的盆底肌锻炼)二种西医疗法的优点,结合中医长针深刺技术,对尾骶部四个特定穴位采用特殊针刺方法使针尖抵达阴部神经附近,并加以电刺激直接兴奋阴部神经诱发盆底肌(包括尿道括约肌)节律性收缩,从而增强盆底肌肉支持力量,改善神经肌肉功能,阻止腹内压增高时近端尿道和膀胱底部下降,提高尿道关闭压来改善控尿能力。

“骶四针”方法是一种无创性、被动的盆底肌锻炼方法,且患者痛苦小、依从性好、经济便捷。

    电针治疗的疗程

    电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需要一定的疗程,通常以10次为一个疗程,每周治疗2-3次。具体的疗程长短因人而异,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一般来说,轻度患者可能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就会有明显改善;中度和重度患者则可能需要更多的疗程。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