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45岁的王女士饱受“鼻炎”困扰多年,鼻塞、流黄脓鼻涕是家常便饭,吃了不少抗生素、喷鼻治疗却总不见好。最近两个月,她感觉头部也开始隐隐作痛。备受煎熬的她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
耳鼻喉科执行副主任赛龙仔细问诊后,建议患者完善鼻窦CT检查,结果显示蝶窦内存在异常高密度影,考虑是真菌性鼻窦炎。
随后,赛龙主任为其实施了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彻底清除了病灶。病理检查确认是真菌性鼻窦炎,困扰患者多年的“鼻炎”元凶竟是鼻子里长了“霉”!
一、什么是真菌性鼻窦炎?
简单说,就是真菌(霉菌) 跑进了我们鼻子周围的空腔(鼻窦)里,在里面安家落户、生长繁殖,引起发炎。
最常见的就是曲霉菌,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食物发霉的菌类似。它的症状与普通细菌性鼻窦炎有相似之处,如鼻塞,流脓涕,多为黄绿色或灰褐色、面部胀痛或头痛、嗅觉减退等。但其病程往往迁延不愈,对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这是其重要特点。
二、哪些人需要格外警惕?
生活在温暖潮湿环境者,潮湿气候是真菌滋生的温床。
有反复发作“鼻窦炎”病史者, 特别是症状顽固、抗生素治疗效果差的患者。
鼻腔结构异常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等,可能影响鼻窦引流。
三、诊断关键:影像学+内镜+病理
鼻窦CT是首选检查,常能发现单侧鼻窦内不均匀的软组织影,有时可见钙化斑点或高密度影,这是真菌团块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腔和鼻窦开口,有时可发现脓性分泌物及特征性的灰黑色、褐色或干酪样真菌团块。
病理学检查可通过手术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找到真菌菌丝是确诊的“金标准”。
四、治疗首选:手术治疗
真菌性鼻窦炎一旦确诊,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彻底清除鼻窦内的真菌团块、坏死组织及炎性病变,充分开放受累鼻窦,建立良好的通气引流通道。
出现这些情况及时就诊
鼻子不通气,特别是只堵一边,流又稠又臭的黄绿色、灰褐色脓鼻涕。
鼻涕里能看到灰黑色的小渣渣或团块。
一边脸痛、头痛,或者嗅觉明显下降。
按“鼻窦炎”吃了不少消炎药,但效果很差或没效果,症状老是反复。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