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捉“谣”记 | 手机和电脑壁纸换成绿色,能预防视疲劳?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在我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的颈肩痛、腰背痛患者逐渐增多,且发病年龄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与职业、年龄、体重等因素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个人长期、持续的不良工作习惯和姿态也是导致这类慢性疼痛不适的重要原因。后者的危害性由于具有累积效应而往往被忽视,同时这一因素亦可通过及时的宣传教育、简单的动作纠正和适当的针对性训练而预防或改善症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此,笔者通过结合个人经验和检索相关资料,为读者介绍导致颈肩痛和腰背痛的常见不良姿态,并指导大家进行简单实用而具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
一、常见的不良姿态及正确姿态
1.坐姿:
常见的不良姿态包括弓背坐姿、撑肘坐姿、懒人坐姿和无靠背坐姿等。弓背坐姿不仅会造成腰部的不适,还因头部前探造成颈后部肌肉紧张;撑肘坐姿又称为狮身人面像坐姿,会造成肩颈部疼痛不适;懒人坐姿,即曾被网友调侃的“葛优躺”,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而且削弱腰背部肌肉力量;无靠背坐姿则因无腰背部支撑,腰部肌肉过于紧张而容易产生劳损。
正确的工作坐姿,即保持胸部及腰部挺直,加座椅靠背支撑,肩部放松下垂,颈部轻度屈曲,保持电脑屏幕与眼部的连线与水平线成5-10°夹角,必要时需调整桌椅高度完成。
2.站姿:
最常见的错误站姿,就是头部前探、肩部内收及膝关节代偿性屈曲造成的不同程度Z字形站姿。严重的Z字形站姿,不仅产生“圆肩”和“驼背”的既视感而影响美观,而且造成颈椎曲度变直和胸椎后凸增大,带来更为严重的问题。正确的站姿,简单来说,就是要使头部重心与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落于同一重心线上。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家温习一遍当年军训教官的训话:抬头、挺胸、收腹、提臀、腿绷紧。但要注意,过度的矫正也是有害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标准的军人站姿其实并不是最符合人体生理状态的站姿。
3.睡姿:
关于睡姿,不同脊柱外科门诊病人主要关心两类问题:一是是否硬板床更好,二是枕头多高合适。传统的观点认为腰椎疾患病人睡硬板床更合适,但这一观点应辩证看待。首先,软床垫会使腰部深陷,肌肉失去支撑而产生疲劳感,长期使用会加重腰部肌肉无力,但过硬的床垫也可能因不够舒适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腰部肌肉痉挛紧张;其次,相比于纠结床垫硬一点还是软一点,腰部的功能锻炼其实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如果能做到规律、适度的腰背肌力量训练,选择床垫也可以更加“随心所欲”一些了。
关于枕头高度,并不是越“高枕”,越“无忧”。过高的枕头会使颈椎屈曲,与低头伏案类似,加重颈后肌群的紧张和痉挛。最合适的枕头是其可与头、颈部贴附而起到支撑作用,且可保持颈椎前凸曲度,即枕头的颈部高度应高于枕部高度,使仰卧位头部轻度后仰。同时,其形状、高度可随睡觉姿势(仰卧、侧卧)而调整,使侧卧时两侧颈部肌肉张力相当,避免一侧张力过高而产生落枕或不适。但应注意,头部不宜过度后仰,容易导致舌后坠引起鼾症,且容易引起张口呼吸导致口腔干燥。枕头的材质也有讲究,乳胶枕、记忆枕虽然具有保健作用,但价格较贵,且透气性略差,适合已有症状的颈肩痛及颈椎病患者;普通大众可选择经济、舒适的荞麦或其他谷物填充枕芯。
4.搬重物的姿势: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了解了。正确的方法是膝关节屈曲,保持背部挺直,下蹲抱起重物后靠伸直髋、膝关节抬起重物。这种姿势下背部肌肉只是做辅助性的等长收缩,不易被拉伸受伤;而错误的姿势,即膝关节固定,依靠腰部肌肉先拉伸后收缩抬起重物的方法,肌肉承受了重物所有的重量,也最容易受伤。
二、简单实用的功能训练方法
1. 颈肩部肌肉训练
①头手对抗练习:双肩外展,双手置于两侧颈后部,颈后肌群用力收缩使头部后仰约45°,双手感受两侧颈部收缩的肌肉并作对抗,20个一组,共3组。
②弹力带训练:以弹力带绕过头枕部,双手持弹力带两端置于前方,颈后肌群发力使头部后探并拉伸弹力带做对抗练习,15-20个一组,共3组。
③招财猫动作:双手各持一个矿泉水瓶,维持肩关节90°外展及肘关节90°屈曲,做招财猫动作练习,可锻炼肩部肌肉,缓解肩痛不适。
2. 腰部肌肉训练
①小燕飞练习:很多骨科医生都会推荐的方法。俯卧位,背部肌肉用力收缩,使头颈胸部及四肢同时抬离床面,持续3秒以上,15个一组,共3组。
②贴墙蹲:面向墙壁,使脚尖、膝盖、胸部及下颌尽量贴近墙面并做下蹲及站起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上述部位贴近墙面,15个一组,共3组。
③平板支撑练习:风靡全球的静态练习方法,以能达到1分钟以上为宜,注意腰部需挺直,不能使腹部贴近地面。
需要注意,功能锻炼需要在急性疼痛得到明显控制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
综上,对于上述不良姿态,首先要意识到其危害性,并进行刻意纠正,结合劳逸结合、适度运动,增强局部肌肉力量,多数的慢性颈肩痛及腰背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