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科学认识猴痘,这些知识点请拿走!

近日,北京市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目前两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猴痘是一种什么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猴痘病毒于1958年在绿猴中发现,1970年某非洲国家一名疑似天花患者的标本中首次分离到猴痘病毒,为首例确诊的人类猴痘病例。人类猴痘病例主要在中非与西非地区发现报告。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人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研判后于2023年5月11日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台湾、香港、重庆均有输入性猴痘病例报告。

猴痘的传染源

猴痘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猴痘病毒的非洲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冈比亚袋鼠等)、灵长类动物(多种猴类和猿类)和感染者。

猴痘的传播途径

病毒通过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接触感染猴痘病毒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都会引发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男男性行为等),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

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猴痘的易感人群

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猴痘的症状

猴痘的潜伏期是5-21天,一般为6-13天。

发病早期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1-3天后从面部开始累及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皮疹,并逐渐发展为脓疱,质地较硬,直径约0.5-1厘米,之后结痂直至脱落。部分患者会出现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等并发症,死亡率为1%-10%。

猴痘的预防

1、出境人员和要去疫区人员需重点关注猴痘疫情,避免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2、避免和猴痘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共用物品等行为,避免和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4、做好健康监测,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及时告知接诊医生流行病学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