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最常用、最基本的治疗手段。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代谢维持平衡状态,当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时可引起某些器官系统的功能和代谢发生变化,导致机体原有器官功能水平的增强或减弱,形成疾病状态。

药物的防治作用是通过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调节疾病状态下的机体功能水平,使之恢复正常;或通过杀灭、抑制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祛除病因使机体恢复正常;或直接补足机体缺乏的激素或维生素等物质,起到补充替代作用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缓解疾病症状,甚至治愈疾病的目的。

对多数内科系统的疾病,药物治疗往往具有其他治疗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是以局部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外科系统疾病,在选择手术、放射等局部非药物治疗方法的同时,也往往需要联合用药来提高疗效或防治并发症。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与方便性,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获得最佳的效益/风险比。

1.药物治疗的安全性(safety)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药物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安全事件的认识与可接受的程度。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是药物治疗的基本前提,但“安全性”是相对的: 1. 对药物安全性的要求是相对的。对某些非致死性疾病或妊娠妇女的药物治疗,安全性要求很高,即使是很轻微的不良反应或发生率很低的不良反应也是难以接受的;但对肿瘤等一些致死性疾病或可能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疾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要求可以适当降低,因为为了挽救生命而承 受一些不良反应是值得的,是可以被医患双方所接受的。

2.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efficacy)是指药物通过其防治作用,使患者临床获益的特征,是药物治疗的基本目的所在,没有临床获益的治疗是不值得推荐的。

药物的对症治疗作用不仅可直接减轻患者的病痛,还可降低诸如高热、惊厥、休克等严重的综合征对机体的伤害,起到挽救患者生命的作用;药物的对因治疗,可祛除疾病的病因,使患者得以康复。在多数情况下,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有些情况下,药物治疗的疗效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如对某些自限性疾病,不用药治疗可能也会康复;又如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细菌性感染,虽然患者存在感染的风险,但感染未必一定发生,医生和患者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麻烦和痛苦,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药物,在这种情况下,也许临床结果与药物治疗的预期结果相吻合,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药物的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药物还可起到心理安慰作用(即安慰剂效应),这种心理暗示对某些疾病的恢复可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如果临床用药不能产生客观的疗效,那么单纯的安慰剂效应不仅可能延误治疗,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药物治疗的经济性(economy)就是要以消耗最低的药物成本,实现最好的治疗效果。考虑药物的治疗成本时应该注重的是治疗的总支出即治疗总成本,而不是单一的药费。但成本和效 果两者都是相对的,有时高成本并不意味着好效果,对这样的问题可用药物经济学的手段加以分析解决。

4.药物治疗除了要符合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的要求,还要体现方便性( conveniences)原则,使药物治疗方案容易被实施,最终才能体现药物治疗的效果。

药物治疗方案所选用的药物剂型和给药方案应该尽量方便患者,否则会降低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方案的程度即依从性(compliance)。在选用的药物剂型方面,例如药片太小,使视力和手指灵活性减退的老年患者用药困难,药片太大难以吞咽,制剂带有不良气味及颜色,致使儿童患者拒服;在治疗方案方面,药物种类或服药次数过多,用药方式、途径不方便等均可影响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