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又叫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或中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患的总称。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它与恶性肿瘤、心脏病共同构成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脑血管病占据首位,好发于中老年人。起病突然,猝然发病,常常伴有言语不利、肢体活动不灵,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脑血管病具有“三高一多”的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 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等到疾病发生以后再来治疗,所以脑血管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控制各种治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不发生脑血管病的目的。二级预防:针对已经发生脑血管病的患者,预防再次发生。下面我们具体讲一讲脑血管病的预防方法。 1.高血压: (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2)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3)糖尿病及肾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4)糖尿病伴缺血性心脏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5)老年人舒张压不要<70mmHg,舒张压太低,可以出现低灌注,临床表现乏力、头晕、嗜睡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6)单纯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130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140mmHg。 2.心脏病: (1)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确诊后应找专科医师积极治疗。 (2)有心房纤颤的患者应采用CHADS2/CHA2DS2-VASc评分,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脑栓塞风险。中危患者给予抗血小板或抗凝,高危患者应抗凝。 (3)使用抗凝药物必须监测国际标准化比(INR)控制在2.0-3.0,对于75岁以上者INR应在1.6-2.5之间为宜。非瓣膜性心脏病也可以用新型抗凝药,优点是不用检测凝血指标,但药物价格较贵。 3.糖尿病: (1)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糖化血浆白蛋白,使血糖达标。 (2)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3)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和降低胆固醇水平。 (4)老年患者需警惕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风险。 4.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尤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者应首先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者采用他汀类药物,甘油三酯升高者选用贝特类药物。 5.颈动脉狭窄 (1)对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首选阿司匹林肠溶片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2)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70%)患者,可以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3)血管内介入治疗术(CAS)可用于不适合做CEA的重度狭窄患者。高龄患者行CAS要谨慎。 6.吸烟、饮酒:提倡戒烟限酒。戒烟或每天吸烟<5支。饮酒适度,不提倡用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 7.肥胖: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轻体重。成年人的BMI(kg/m2)应控制在18.5-23.9。 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和TIA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因不明的青年或老年缺血性卒中要考虑本病可能。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