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中小学生寒假健康提示

为指导家长们做好中小学生的寒假健康防护,促进中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围绕学生日常饮食、运动、学习、出行等生活起居,编制了中小学生寒假健康提示,希望广大家长们积极传播、并参考指导做好学生的健康与防护。健康中国,有你,有我,有大家。

1.防护

外出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乘坐公共交通时,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可以在家人陪伴、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在附近公园或者人少时,错峰锻炼。

2.洗手、呼吸道礼仪、及时接种疫苗

做好手卫生,进食前,接触口眼鼻前先洗手,手部有明显污染物,接触垃圾后,大小便后,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后等需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要及时丢至垃圾桶;如双手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应立即洗手或将手消毒。

家长们对照山东省儿童预防接种证的免疫程序,及时带儿童接种流感、流腮、麻疹、百日咳、风疹、流脑、乙肝、肺炎球菌等传染性疾病疫苗,降低或者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3.饮食规律  零食不过量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养成假期期间9点吃早餐的良好习惯;食物种类多样化,尽量保持在12种以上。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零食合理不过量,注意食品卫生与安全,家庭餐具专人专用,定期消毒,主食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占一半,适量鱼虾肉类,每天一个鸡蛋。

天天吃水果、每天至少300克以上的奶及奶制品、多吃豆腐、豆腐丝、豆腐脑等豆类及豆制品。

每天饮水量要足够,推荐饮用温热的白开水、矿泉水、纯净水等,温开水可以加柠檬片、百香果等调味;家长以身作则、不当着孩子面喝饮料、家里不摆放饮料;选择碳水化合物低的饮料、小包装、正规厂家的饮料(不喝三无产品)、喝完饮料清水漱口;不喝功能饮料、12岁以下的孩子不喝浓茶、咖啡因较多的产品。

4.正确的视屏时间  

让眼睛得到休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每次连续用眼不超过40分钟,连续用眼后要休息眼睛,远眺、做眼保健操等。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而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超过15分钟,因学习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休息眼睛10分钟。

保障足够的睡眠,早睡早起不熬夜,高中生每天需要8小时睡眠,初中生每天需要9小时睡眠,小学生每天需要10小时睡眠。

5.多户外活动,少视屏时间,每天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以上,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接受一定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保证骨骼的健康发育;假期孩子时间相对多,家长可帮助孩子建立长期热爱的体育活动,维持健康的体重,减少慢性病的发生,一生受益;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3次抗阻力运动。

6.良好亲子活动  感悟辞旧迎新 传承文化美德

假期期间鼓励孩子主动参与食物的选择和制作,共建高质量的亲子活动;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参与家庭的食物选购、食物的种类搭配、学习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到超市选择预包装食品学会看营养标签、较大孩子参与家庭食谱的制定及饭菜的烹制等;主动承担买菜、洗碗、置办年货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鼓励作为家庭的小小健康管理官,在食物选择、饮食规则、就餐礼仪、行为模式、不浪费食物等方面创造健康的家庭食物环境。

寒假正逢腊八、小年、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辞旧迎新、恭贺新禧,弘扬优秀的传统习俗、提倡孝敬老人、爱护幼小、营造阖家团圆的和谐大家庭。华夏文明孕育了东方巨龙,而将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思想传承下去,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让我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刻,感受着家的温暖,团聚的幸福,和谐快乐的同时,细细品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践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