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春节至,正养生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之为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正值立春过后,亦是春天的开始,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但是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人们易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因此,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在新春佳节之际,举杯共饮之时,应该注意养生。

春节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泰。春节养肝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大蒜、韭菜、香菜等。这些食物都带有香气,都可促进阳气生发,适应春天的自然规律。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而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因此,春季宜适当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性味平和,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枣粥、枣糕,以及枣米饭;山药也是春季饮食佳品,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可做拔丝山药、山药豆沙包、山药冰糖葫芦等。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忙碌的一年,终于能够坐到一起来吃顿饭了,聊聊天。在春节的时候,虽然没有了工作的压力,但是要注意身体的健康。下面就为大家说说春节养生注意事项:

吃喝:可以丰富,不可“无度”。好好吃一顿,历来是过春节的重要内容,人们乐于用一桌精心烹制的大餐来显示节日的喜庆气氛。以往春节期间,医疗机构收诊最多的往往就是肠胃病人,许多人在节日餐桌上“吃”出了问题,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患上了“节日病”。

中医分析,“饮食有节”是“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条件,饮食无度则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如果春节假日集中、连续进食大量肉类、海鲜、鱼虾等滋补油腻之品,反而会突然增加肠胃的负担,过犹不及,同时也不符合健康原理。春节的餐桌上,不少人常常沉浸于亲友浓情之中难以自控,就餐时间大大延长,吃得过饱、过量,再加上假日期间运动量减少,会引发上火、湿热。所以,春节餐桌不妨多些素、少些荤。节日菜肴的品种可以丰富一些,但每道菜则“浅尝辄止”。

睡:作息“时差”≤2小时。守岁闲聊,谈兴正浓,就寝的时间自然一再推迟;天气寒冷,又逢春节,正好给睡懒觉找到了理由;老年人每天坚持的早锻炼,暂时取消了;年轻人打牌、上网、看电视,熬通宵成为常有的事;三餐并作两顿,炒货零食不离手……中医养生注重“起居有常”,而许多人春节期间的作息表与平时相比变化极大。春节假日的确要放松,给承受日常紧张工作的身体与心理减减压。但是,随心所欲、毫无规律的起居作息非但无益,反而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假日中没有规律的生活,会打乱人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节奏与运转,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节日病”随之出现。春节假日的作息可以与工作日有所不同,但“时差”应该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如果生物钟被打乱,睡得再多也不一定解乏。

玩:过度则伤身。春节里,亲朋好友在一起玩玩扑克牌、打打小麻将,这些都在所难免。但是,如果过度,比如通宵达旦、彻夜聚赌,中医认为这就难免伤身。冬春之交,正是呼吸道疾病、肝脏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多发季节。通宵熬夜、打牌博彩,这样的氛围,一则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二则增加肝脏负荷,容易损伤肝脏,三则如果因牌场输赢而动气或抑郁,也不利于身心健康。春节期间,在玩乐方面要张弛有度,不宜朝朝美酒、夜夜笙歌。

春节是亲朋好友团聚的传统节日,在欢度佳节的同时,要结合时令特点,根据每个人的生活规律,顺时顺变,切勿放纵身心,乐极生悲。

1.肝胆病患者忌“酒”“油”, 节日期间食物油腻,肝胆病患者大量进食荤腻、饮酒,会加重肝胆的负担,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2.感冒患者忌“聚”,春节期间,冬春交际呼吸道疾病高发,走亲访友聚在一起,极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调养,这样既有利于病情恢复,又能避免将病传染给他人。

3.胰腺病患者忌“饱”,节日期间,美味佳肴丰富,如过量进食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压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诱发急性胰腺炎。

4.心血管疾病患者忌“闹”“累”,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聚,人多热闹,可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

5.糖尿病患者忌“甜”,节日期间,糖尿病患者应忌“甜”食,否则会使人体内负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6.消化性溃疡患者忌“熬”,我国民间有除夕“守岁”的习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作息不规律,使身体过于疲劳或睡眠不足,极易引起疾病发作或病情加重。

7.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凉”,春节期间气温变化、寒热交替,因此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以防旧病复发。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