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拒绝无效祛湿,“寒湿”“湿热”要分清

祛湿,是不少养生人士关注的重点话题。湿邪易侵犯人体,容易导致腹部肿胀、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浑浊、身体沉重困乏等各种问题,湿邪不祛极其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不少人会选择吃红豆薏米汤来祛湿,有的人喝了之后,效果极佳,而有的人喝了之后反而湿气越来越重,身体越来越虚。

这是为什么呢?

红豆薏米汤是祛 “热湿”,薏米是大寒之物,如果寒湿体质的人吃多了,容易寒上加寒,体内湿气越来越重。所以分清“寒湿”和“热湿”,才能正确祛湿!

什么是寒湿?

湿寒多为脾虚所致。若体外空气潮湿寒冷便会导致人体脾虚并且出现湿寒之证,人体内便会有湿寒之邪。湿寒蓄积在体内,长此以往,体内淤堵不通,会造成很多疾病,特别是妇科疾病,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痛经等问题,而且容易不孕不育,孕后胎儿健康度差等等。

寒湿体质有哪些症状?

全身:身体沉重、头晕胀闷、多粘汗、易胸闷、冬天怕冷、脾胃虚弱、手脚冰凉;

面色:易出油、晦暗、眼脸浮肿、情绪易消沉、没精神;

口味:口粘发甜、食欲不振;

舌苔:厚、多偏白、有齿痕;

大便:粘、不易冲干净、稀软不成形、小便短少而浊;

寒湿的成因有哪些?

寒湿的产生多与不良的生不习惯有关:

1、不少爱美的女性常穿短裙、露脐装、露背装等服装,一不小心就容易使腰、小腹、背等脆弱部位受冷,从而沾染风寒。

2、过食雪糕、冰棍、冰激凌、冰镇水果等冷饮冷食,寒湿多为脾虚所致,吃太多冷饮冷食往往会伤害脾胃。

3、猛吹空调,在夏天不少人因为怕热会长时间躲在空调房里,而长时间的吹空调以及空调温度过低,都容易导致寒湿入侵。

4、缺乏运动,《黄帝内经》曰“久坐伤肉”,伤肉其实伤的就是脾,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缺乏运动可引起脾气亏虚,水湿不化,聚湿生痰,滋生痰湿。而现在的上班族们往往久坐不动,日常熬夜,那么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寒从内生。

寒湿吃什么?

虽说薏米是大寒之品,而脾胃较弱的寒湿体质不宜食用太多,但只要方法对,薏米仍然是祛“寒湿”的佳品。薏米小火炒制5分钟左右,炒至焦黄,经炒后,焦色入脾,多了一份温涩,少了一份寒凉,但连续服用不要超过1周。

另外三伏天是养阳气、祛寒湿的绝佳时期哦!

什么是热湿?

热湿,常常也被叫做湿热,是指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多由于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日积月累,久留不除生化湿热。湿热乃“百病之源”,是人体诸多疾病直接或间接的促成因素,患热湿体质的人多患各种皮肤问题,如毛囊炎、脓包痤疮、脚癣等,也容易患各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因此祛除湿热极其重要。

热湿体质有哪些症状?

全身:全身粘滞不爽、手脚出汗、体味较大、怕热、面色油光满面、易长痘;

情绪:易暴躁发怒;

口味:口苦、口干、舌燥;

舌苔:舌质红、舌苔黄腻、较厚;

大便:大便软粘、大便不爽;

小便: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

热湿的成因哪些?

1、自身原因:饮食不当,常嗜酒,偏爱吃辛辣、肥甘厚味的食物,或者过度思虑、情志不畅等,都容易伤害脾胃,湿邪由内生,郁而化热。

2、环境原因:湿气较重的环境,容易导致湿邪入侵。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下,以及东南沿海的地区的人,由于周遭环境湿气较重,在暑热季节中,往往易患湿热之症。

热湿吃什么?

热湿体质的人应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宜多吃具有清热化湿作用的食品,如薏米、莲子、茯苓、绿豆、鸭肉、冬瓜等。

小贴士:

不管是“寒湿”还是“热湿”,想要祛湿都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少吃寒凉的食物,保护好脾胃;注意保暖,少熬夜,不要冷到腹部、膝盖;洗头发要注意吹干头发,切勿湿着头发睡觉,小心湿邪入侵。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