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这是一篇关于“听”的科普

听觉,是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之一。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外界声音的刺激,有美妙的音乐、有小鸟的歌唱、有家人间的交谈、朋友间的倾诉。而对于有些人,这个通道是永久关闭的,我们俗称“耳聋”。

我国新生儿中,耳聋发病率为1‰—3.47‰。按每年出生100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年大约要新增1—3万先天性耳聋患儿。儿童在其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还会发生新的听力损失,尤其是永久性听力损失对儿童的言语发育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

如何预防耳聋的发生?

预防儿童耳聋的关键是做到“三早一低”,即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降低出生缺陷。传导性耳聋可通过手术或佩戴助听器矫正或改善听力。为了早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宝宝出生后2-3天内需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已被证实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客观有效方式)。若6个月内能给予适当的干预和康复,其早期有效干预康复率可达到90%以上。

什么是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出生48—72小时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进行的专项检测。该项检测需要新生儿在自然睡眠或安静状态下进行。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ABR)检测技术,这两种技术都是客观、敏感和无创伤的方法。检测结果的表现形式为“通过”和“未通过”。“未通过”的结果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复筛。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筛选出患有先天性耳聋的患儿,使其早期进行诊断及干预,避免病情的延误。

“通过”是不是就意味着完全没问题?

如果宝宝听力筛查的结果显示“通过”,说明宝宝现在的听力基本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绝对没有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听力障碍都是先天性的,还有很多因素可以使宝宝出现迟发性听力下降。所以,无论任何时间,家长如果发觉孩子可能存在耳聋,都应及时进行检查,以便于发现迟发性听损失。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也应该在3岁内每半年随访一次。

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有哪些?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超过5天;

2.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病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唇腭裂等;

5.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6.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7.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8.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

9.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0.体外膜氧;

11.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12.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13.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自2013年起,青岛市政府新生儿听力筛查免费筛查纳入市办实事项目之一。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青岛市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新生儿,父母中有一方是青岛市户籍或在青岛市居住一年以上并纳入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范围的流动人口,都可享受免费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每位宝宝出生后都应该做的一项重要检查,祝愿每个宝宝都拥有动“听”的世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