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妈妈们的“难言之隐”:盆底疾病离我们有多近?
怀孕分娩、年龄增长、肥胖等原因,都可能悄悄“伤害”我们女性的盆底肌。当妈妈们出现:
——大笑、咳嗽时漏尿(压力性尿失禁);
——总感觉有东西“往下坠”(盆腔器官脱垂);
——便秘、排尿困难(盆底肌功能紊乱);
别以为是“正常老化”,这可能是盆底疾病在预警!
拯救盆底肌的“黄金训练法”:凯格尔运动
原理很简单:像“憋住尿”一样收缩盆底肌,每天练一练,能有效帮助我们女性强化 “盆底支撑力”。
通过3个小方法可以找到盆底肌:
——中断法:排尿时突然憋住尿液,感受发力的肌肉群。
——指检法:通过收缩盆底肌肉感受手指被“夹紧”的力量。
——想象法:想象用盆底肌“向上提拉一个小球”。
凯格尔运动要循序渐进,分阶段训练
1.入门期(1-2周):平躺屈膝,放松腹部和大腿,专注盆底肌。
方法:快速收缩2秒→ 放松2秒(重复10次为1组);缓慢收缩5秒→ 放松5秒(重复10次为1组);每天2-3组,每组间隔2小时以上。
2.进阶期(从第3周起):可平躺屈膝,也可尝试坐姿或站姿。
方法:缓慢收缩后保持10秒,再彻底放松10秒,10次为1组。熟练后可借助盆底肌训练器(如哑铃)增加阻力。
练对才有效!这些误区别踩坑
——不要盲目追求“多和快”:肌肉需要休息,过度训练易拉伤。
——不要憋气发力:会增加腹部压力,反而加重盆底负担。
——不要只练不检:产后42天内、妇科术后需先咨询医生,避开禁忌期。
母亲节,送妈妈一份“内在守护礼”
盆底肌康复的黄金时机是“产后3个月-1年”,产后妈妈们不要错过。在日常保养时,要避免久站久坐、提重物,还要控制体重哦。如果已经出现明显漏尿、脱垂等症状,先就医做盆底肌评估,必要时结合专业仪器的物理治疗+凯格尔训练效果更佳。
盆底健康就像房子的地基,年轻时打好基础,年长后才不容易“塌房”。这个母亲节,别只送鲜花和首饰,陪妈妈一起了解盆底健康知识,用科学守护她的“隐秘健康”。毕竟,健康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呀!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