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第二个季节,从立夏起至立秋结束,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气温高是夏季最显著的气候特征。
一、夏季暑邪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等。
(2)暑多挟湿。暑季除气候炎热外,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塘泻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3)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暑热之邪,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伤于暑者,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因而养生活动要注意养阳。例如:精神调养上要求神清气和,快乐欢畅,使人体气机宣畅;起居上宜晚卧早起,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时午睡,以避炎热并消除疲劳;饮食宜清淡爽口,易于消化,切忌贪凉饮冷太过,注意保养阳气;运动要适度,宜安排在傍晚或清晨进行,以避其暑热,防止对人体的阳气津液消耗过大。
二、夏季饮食调理
(一)夏季暑热易感湿邪,要经常提供一些消暑清热、健脾祛湿的保健食品给小儿调理身体。中医理论认为:“夏三月,此为蕃秀。”就是说,夏天季节,万物生长繁荣茂盛,此时人体气机流畅,新陈代谢旺盛,皮毛疏松,容易出汗,消耗较大;加上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较多营养。但因天气炎热,人们食欲降低,尤其是小儿饮水过多,喜食冷饮品,更易引起食欲下降,胃口欠佳,往往达不到身体对营养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先要选择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豆浆、牛奶、瘦肉、鱼类、蛋类、粮食、蔬菜、水果等,合理分配于一日三餐或四餐的膳食中。烹调要注意色、香、味,款式要多样化,颜色要鲜美,味道清淡爽口,不宜太油腻,这样才能增加小儿食欲,吃得多,吃得好,保证有足够的营养。
饮食宜清淡。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莲子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此外,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二)注意预防疾病。夏季气候炎热,温度高,湿度大。尤其在炎夏酷暑期间,暑气熏蒸,小儿容易感受暑湿邪气,而发生“伤暑”“中暑”等暑热病;炎热的天气,又容易生热痱、疖疮;夏天是蚊蝇孳生的季节,蟑螂多,细菌繁殖快,稍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容易患胃肠道疾病,如呕吐、泄泻、痢疾等。所以,一定要注意小儿的饮食卫生,食物、食具的卫生清洁;其次是不宜食过多的冷饮品,以免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三)病后食疗指导: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病期间易夹惊、夹滞,而夏季多患脾胃病,脾脏升清降浊功能减低,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等症状,故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清淡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1)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水果按照性味可分为三类:寒凉性、温热性、甘平性。
寒凉的水果容易伤人阳气,虚寒体质要避免食用,适宜热性体质食用,代表水果西瓜、山竹;
温热的水果容易引起火气,热性体质要避免食用,适宜虚寒体质食用,代表水果荔枝、榴莲、龙眼;
甘平的水果则无明显导致体质失衡的作用,故而日常食用均可,代表水果苹果、桃。
(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3)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药膳方:
1.名称:薄荷粥
出处:《医余录》
处方:粳米10g,薄荷6g,金银花4g
功能主治:清头目、利咽喉、健脾胃、助消化。治疗感冒、麻疹、咽炎。
用法用量:
①将银花加水煎煮10—15分钟,去除药渣。
②加入梗米,煮至米烂时加入薄荷,再煮几沸,发香气即成。
2.名称:葛根粥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
处方:葛根30克(锉)粳米50克
功能主治:治疗小儿风热,呕吐,头痛,惊啼。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下米作粥,入生姜、蜜各少许食之。
3.名称:苦瓜粥
处方:苦瓜20g,粳米10g,冰糖20g。
功能主治:清暑涤热,清心明目,解毒。适用于中暑,暑热烦渴,痈肿疮疖,热毒痢疾等。
用法用量:
①大米加水泡20分钟;去掉苦瓜中间的瓤,切片焯水备用。
②煮粥:先把水煮开,然后下泡好的米,煮开后转中火煮20分钟,放入冰糖搅拌,放入苦瓜再煮10分钟。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