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一、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TE)。血栓可通俗理解为“血块”,是游走在血管内的幽灵,能堵塞大脑、心脏、肺等人体部位的血管通道,其形成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调查显示,世界上每16秒就有一个人发生VTE,每37秒就有1个人因为VTE而死亡。
二、VTE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表现为下肢疼痛、下肢皮肤温度升高、下肢肿胀等。
2.肺血栓栓塞症(PTE):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
三、哪些人容易发生VTE?
1.长期卧床/住院高龄(≥65岁);
2.外科手术创伤/应激;
3.孕/产妇;
4.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5.自身免疫性疾病;
6.肿瘤(手术/化疗/放疗)
四、如何预防VTE?
1.勤锻炼:多活动,如散步、做操。对自主活动不便的患者,被动按摩比目鱼肌及腓肠肌,做踝泵运动,也可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加速血液流动速度。
2.控饮食:平衡饮食,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禁烟酒:烟草中尼古丁可使血管强烈收缩,指趾皮温降低2.5-3.5℃,影响末梢血液循环。
4.多饮水:增加饮水量,每日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量,另外,适当饮茶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形成。
5.衣袜松:衣服、鞋袜不宜太紧,血液循环差会促使血栓凝集。适当使用医用弹力袜预防血栓发生。
6.慎服药:常用的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会有高出血的风险,不能擅自服用,如有需要须遵医嘱用药。
五、如何治疗VTE?
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溶栓、手术取栓、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等。抗凝药物包括注射抗凝药、传统口服抗凝药和新型口服抗凝药:
1.注射抗凝药--普通肝素: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使用第3-5天必须复查血小板计数;低分子肝素:一般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有出血倾向时检测血小板计数。
2.口服抗凝药--传统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通常初始与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钠联用,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INR(目标范围2.0-3.0);新型口服抗凝药:例如利伐沙班,口服应用方便,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
3.注意休息:抗凝治疗期间严格卧床、抬高患肢并制动。患肢抬高15度-30度,略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屈曲15度-20度, 避免膝下垫枕,骼内静脉呈松弛状态,有助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胀疼。严禁冷热敷,不能用力按摩下肢,DVT形成后1周~2周最不稳定,警惕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危险性。当全身症状与局部压痛缓解后,可进行轻便活动,下床活动时可使用弹力袜,适当进行运动。
最后要强调的是,一旦怀疑有静脉血栓栓塞,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