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2024年5月12—18日(五月第三周)是第十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传播主题为“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营养先行”。
大豆及其制品种类多样、营养丰富,可提供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维生素E等,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相关建议,我们一起来聊聊儿童如何科学“增豆”。
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之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指南建议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因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奶类和大豆类富含钙、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对降低慢病风险具重要作用。要常吃全谷物、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之婴幼儿喂养指南
指南建议6月龄内婴儿应实施纯母乳喂养,满6月龄后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
乳母饮食营养是泌乳的基础,动物性食物及豆类可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重要的矿物质及维生素。为满足哺乳期蛋白质、能量和钙的需要,乳母应摄入25g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婴儿满6月龄起逐步引入各种食物,包括大豆及其制品。
三、《6-23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发布《6-23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指南》指出:6-23月龄婴幼儿应摄入多样化膳食,经常摄入豆类、坚果和种子类食物,尤其是膳食中的肉、鱼或蛋和蔬菜有限的情况下。在喂食豆类、坚果和种子类食物时,应注意确保食物的形态不会造成幼儿窒息风险。
四、《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之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指南中建议学龄前儿童合理膳食安排要求谷类、薯类及杂豆类食物,平均每天3种以上,每周5种以上;奶、大豆及坚果类食物,平均每天2种,每周5种以上;2-3岁每日食物摄入量大豆(适当加工)5-15g,4-5岁每日食物摄入量大豆(适当加工)15-20g。
五、学龄前儿童推荐零食
零食作为学龄前儿童正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要特别注意儿童的进食安全,避免使用整粒豆类、坚果,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发生意外,建议坚果和豆类食物磨成粉或打成糊食用。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