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细数那些年流传的口腔知识误区

误区1:孩子的乳牙迟早要换,龋坏不用治。

孩子的很多口腔功能是靠乳牙完成的。当儿童出现龋病时,咀嚼效率降低,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儿童易出现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另一方面,乳牙因龋病而过早脱失,可影响牙颌系统发育,引起后天牙颌畸形,不利于儿童正确发音,还会影响脸型。

误区2:经常使用含氟牙膏会引起摄入氟过量。

氟化物防龋是目前龋病预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局部应用有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含氟凝胶等。对含氟牙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它们在控制龋齿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含氟牙膏的防龋作用也已经被学术界及世界组织认可。根据牙膏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儿童含氟牙膏的含氟量在0.05%~0.11%,这个区间是安全有效的。

误区3:孩子没有龋齿,不需要做窝沟封闭。

儿童的龋病好发于磨牙,这是因为磨牙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有很多纵横交错的凹陷和沟槽,叫做窝沟。如果牙齿发育不好,这些窝沟既深又窄,一旦食物和细菌嵌塞进去,刷牙漱口等方法也很难将窝沟清理干净,这些窝沟便成为细菌的繁殖基地,很容易发生龋病。

窝沟封闭是将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既可以隔绝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的侵蚀,也便于清洁,就如同给牙齿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机是在牙齿完全萌出,且尚未发生龋坏的时候。注意是在完全萌出的时候,当有正在萌出的牙齿有牙龈覆盖的时候,暂时不能进行窝沟封闭。

根据恒牙的萌出顺序,第一恒磨牙在6岁~8 岁,第二恒磨牙在11岁~13岁,恒前磨牙在9岁~13岁为最佳封闭的时间。

误区4:做了窝沟封闭,孩子就不会发生龋坏了。

窝沟封闭本身是针对健康的未患龋但是易患龋的牙齿进行的。但是,窝沟封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进行窝沟封闭后,也不能大意,仍然有患龋病的可能。

窝沟封闭仅对预防窝沟龋有效,即使我们做了窝沟封闭,假如平时我们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上,牙面上的细菌就会分解食物中的糖产酸,这些酸会破坏牙齿,仍会在牙齿的平滑面上形成龋病。

并且随着我们不断使用牙齿,封闭剂还有一定概率会掉下来,如果封闭剂出现磨耗或脱落,再发生窝沟龋的风险就会增加。

因此,儿童要定期到口腔医院检查,为合适的牙齿及时进行窝沟封闭。建议在进行窝沟封闭后的3个月,半年,一年以及之后每一年都应当定期复查。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