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聊聊儿童日间尿频症

工作中经常有患儿就诊尿频问题,之前上厕所都很正常,但是这一个星期小便特别频繁,常常不到半个小时就要去厕所,每次只有一点点小便。如果不让他去,他会坐立不安。

除了总是要跑厕所之外,孩子一切都好,不会觉得小便疼,也从没有尿到身上过,喝的水也并不多。

这种白天频频小便的情况在孩子中并不少见,医学上称为pollakiuria,也叫“日间尿频症”,是门诊常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日间尿频的话题。

日间尿频症有什么表现?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尿频,但是日间尿频有它特别的表现。

1. 年龄

高发年龄是5-6岁,3-14岁的孩子都可以出现。本来小便次数正常的孩子出现尿频,影响上学和日常生活。

2. 尿频次数

通常孩子白天2-2.5小时小便一次,日间尿频的孩子可能不到半小时就要上一次厕所,有时候一天多达40次。

有时候,尿频也会让孩子出现一些担心,当他们知道自己一段时间不能上厕所,例如坐车、考试、午睡,会更频繁地想去厕所。

3. 尿量

每次小便量不多,一天的总尿量也没有明显增多。尿的颜色、气味和尿流都正常。孩子不会出现憋不住尿,尿在身上的情况。

大概1/4的孩子会出现尿床,但小便次数不会像白天那样频繁。

4. 其他症状

没有消瘦、发热、饮水量增加等等其他表现。

为什么会出现日间尿频症?

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对膀胱的充盈过于敏感。在刚排完尿后,膀胱里可能还有一些残留的尿量(儿童一般不超过20毫升),输尿管还不断送来新鲜尿液,膀胱逐渐充盈。如果孩子对于这种充盈感过于敏感,少量尿液也会让他们想要去厕所。

导致这种敏感的原因不一定清楚。有研究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可以找到一些触发的心理因素,例如搬家、被欺负、成绩不好、生活环境变化等等。

我见到一个孩子是因为在幼儿园尿床被老师严厉批评后出现。压力因素解除后,有的孩子尿频也会改善。还有一个孩子是因为家里老人去世后出现尿频情况。

有时候尿频是抽动症的一种表现,孩子可能伴有挤眉弄眼等其他抽动的表现。尿液中钙含量增高也可能导致尿频。

如何诊断日间尿频症?

如果孩子频繁跑厕所,会需要看儿科医生分析原因。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确定身体没有其他症状,会询问有没有压力因素等等。还可能会给孩子做尿分析,排查尿路感染、肾病、糖尿病等情况。

孩子出现日间尿频,该怎么办?

日间尿频可能会持续几天到几个月然后自己好转。很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告诉TA,他们的身体没有问题,总是想去厕所也没有错。想上厕所就去,但是如果当时没法上,也不要害怕,一般也不会尿裤子的。我们可能还需要告诉家里的老人和老师这一点,以免有人批评孩子故意总跑厕所。

如果发现是心理压力导致的尿频,尽可能帮助孩子应对或回避压力,必要时可以看看儿童心理咨询师。会有一半的孩子的尿频并不是心理压力造成的,如果确认没有这方面的情况,我们要做的是耐心等待。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