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肺癌防癌体检怎么做

肺癌防癌体检怎么做?

我国每年新增肿瘤病例380.4万例,也就是说,我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 到2015年,无论城乡,恶性肿瘤都已超过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成为中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

肺癌在中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临床研究表明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90%。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很多人说,我单位每年体检,抽血,一项也没少,应该没问题了。为什么有些人,即使参加了单位体检,一发现肿瘤就是晚期。其实防癌体检筛查和普通体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防癌体检是在常见癌症的高风险人群中,应用有效检查手段,发现早期的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并对高风险人群及发现异常的人群进行有效干预管理的体检方式,属于机会性筛查的范畴。

那我们就来看一看肺癌的高危人群:

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长期被动吸烟者(大于20年,基本每天接触)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5)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的人

*年支:指每天吸烟多少支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40年支指每天1支持续40年或每天2支持续20年。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检查一次低剂量 64排螺旋CT。

应用低剂量CT 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可使高危人群肺癌死亡率下降20%。

没有高危因素的人,不建议CT检查,除非发现肺结节。

中老年人患肺癌的几率增高,也建议适当增加肺癌筛查。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感觉和肌体的健康状态,增加检测项目。

随着CT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查出肺癌。 年轻人不能仗着自己不是高危人群,而忽视了对肺癌的检查。如果有长期不愈的咳嗽、咳痰、咯血、胸闷、气短,声音嘶哑,胸痛等症状,也要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

一滴血查肿瘤,是目前许多商业体检中心的宣传口号。以血液检测肿瘤一般检测的是血液中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是肿瘤在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肿瘤细胞合成和释放,或肌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是发现早期肿瘤的一种方法。

但是,目前医学界只发现了几类肿瘤标记物敏感度比较高,100%敏感的肿瘤标记物还没有。标记物阳性,不一定是肿瘤,一些炎症、良性疾病也可能升高。标记物阴性,也不一定没有肿瘤。

肿瘤标记物单次升高非常明显,数倍甚至数十倍。反复检测,持续升高。高危人群筛查时,肿瘤标记物升高,应该引起重视。如果肿瘤标记物单次轻度升高,或每次检查结果没有大的变化,可以不必担心。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