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远离“沉默的杀手”--结直肠癌

                                    远离“沉默的杀手”--结直肠癌


一、什么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大肠癌)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肠道内壁的异常细胞增生如息肉恶变)。它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居于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高居第2位,是占全球发病和死亡首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筛查和早期规范化诊断及治疗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降低结直肠癌疾病负担的关键所在。

二、高风险人群

(一)散发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

综合年龄、性别、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吸烟和体重指数(BMI),对散发性结直肠癌风险进行评分,原则如下:

1. 年龄:≤49岁(0分),50-59岁(1分),≥60岁(2分)。

2. 性别:女性(0分),男性(1分)。

3. 吸烟史:无(0分),有(1分)。

4. BMI:<23kg/m2(0分),≥23kg/m2(1分)。

5.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确诊结直肠癌:无(0分),有(1分;其中,如有1个一级亲属<60岁时被确诊为结直肠癌,或者2个一级亲属确诊结直肠癌4分)。

以上各项累计评分≥4分者,认定为高风险人群。

(二)遗传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

具有林奇综合征或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的人群。

三、结直肠癌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结直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糖尿病、肥胖、吸烟和大量饮酒。

保护因素:服用阿司匹林,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和合理的体育锻炼。

四、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

1.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持续数周。

2.便血或黑便:易误认为痔疮,需警惕!

3.腹痛或腹胀:持续隐痛或绞痛。

4.体重莫名下降:无刻意减肥却消瘦。

5.贫血、乏力:肿瘤、慢性出血导致缺铁性贫血。

注意:早期可能无症状,定期筛查是关键!

五、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

·筛查技术:粪便DNA甲基化检测(无需特殊设备、无需限制饮食、采样简单无创)、粪便隐血试验等。

·诊断方法: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同时可以明确病理诊断。

·预后:早期5年生存率超90%,晚期不足20%,早期筛查,防患于未然!

六、预防措施

1.健康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全谷物、蔬菜、水果)。

·减少红肉(牛肉、猪肉)和加工肉制品(香肠、培根)。

·控制高脂肪、油炸、烧烤食物摄入。

2.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保持健康体重(BMI 18.5-23.9)。

3.定期筛查(核心措施):

筛查对象:散发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无结直肠癌病史,推荐筛查起止年龄在40~74岁之间。其中,有1个一级亲属小于60岁时确诊为结直肠癌,或者2个及以上一级亲属确诊结直肠癌,推荐从比一级亲属中最早确诊结直肠癌者诊断年龄提前10岁开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不对筛查起始年龄做限制。

筛查方法:粪便DNA甲基化检测、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