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专题
竞答
直播
健康自测
健康基地
首页 知识 正文

冬季的“温暖杀手”:一氧化碳中毒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为了保暖门窗紧闭,空气流如若煤炉烟囱堵塞、煤气阀门关闭不严或管通不畅,可能导致一氧化碳(CO)中毒。涮火锅更是北方人冬季道泄漏,最偏爱的佳肴,亲朋好友围坐于炭锅,大快朵颐,暖意融融,乃何等惬意,如若火炭燃烧不充分,或在密闭室内进餐,同样存在CO中毒的危险。CO中毒可谓“温暖杀手”,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1、CO的理化性质及中毒机制

标准状况下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燃烧时有蓝色火焰,故被戏称为“蓝色妖姬”。CO进入人体后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进而导致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2、CO中毒分类及临床表现

2.1轻度中毒:有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觉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COHb浓度10%~30%。

2.2中度中毒: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嗜睡、困倦乏力,呈昏睡或浅昏迷状态,面色潮红,嘴唇、指甲、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面颊、前胸、大腿内侧尤为明显),呼吸、血压、脉搏发生变化。COHb浓度30%~50%。

2.3重度中毒:意识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40℃高热,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抢救存活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COHb浓度>50%。

3、CO中毒诊断

COHb浓度对中毒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脱离CO8h后,COHb浓度多已降至正常,且可与临床症状不呈平行关系,故COHb浓度需及早测定。

4、CO中毒的救治措施

(1)救助者应匍匐进入现场,站立可能会短时间吸入大量CO。(2)关闭燃气阀门,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者转移至通风保暖处平卧。(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意识不清者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4)心跳呼吸微弱或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5)尽快进行高压氧治疗,疗程长短和氧舱压力取决于病情和接触CO的时间。(6)预防迟发性脑病。部分患者经过2~60d假愈期后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障碍,即“迟发性脑病”。因此,中毒者应遵从医嘱,接受足疗程的充分治疗,切勿擅自停止治疗。

5、CO中毒的预防

5.1职业因素: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应经常检修,以防气体泄漏;注意工作场所的通风通气,加强CO的检测和预警;处理CO泄漏事件需佩戴好防毒面罩。

5.2生活因素: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出现破损、锈蚀、漏气应及时更换和修补。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筒。室内务必安装风斗,并置于门窗的最上方;伸出室外的烟筒,应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煤气倒灌。每晚睡前务必检查炉具和烟囱有无安全隐患。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气用具。燃气热水器的烟气排放口应与室外大气直接相通,不得与空调进风口相邻;使用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不宜在密闭的室内使用炭火锅、炭火盆。不宜在车门窗紧闭、空调运行的汽车内睡觉;发动机不宜长时间空转;使用外循环或常开车窗,使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

冬季是CO中毒的高发期,在日常职业活动和生活中,人们应具有预防CO中毒意识,谨防这一“温暖杀手”造成的生命损伤。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