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服药时,最佳的选择是使用白开水,即凉白开或纯净水,而不推荐使用牛奶、果汁、茶水或酒等其他液体。因为除了白开水,其他液体可能会对药物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那么,看似简单的白开水,您真的喝对了吗?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不宜饮水的药物
01镇咳类药物:
如川贝枇杷膏、润肺膏等。这些药物较黏稠,服用后可黏附在咽部,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消炎、止咳的作用。如果喝完药立刻饮水,会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通常建议服完镇咳类糖浆后10分钟不要喝水。
02抗酸、胃黏膜保护剂:
如铝碳酸镁片。咀嚼后咽下,且服药后半小时不宜喝水。这类药物若饮水,会使覆盖在受损胃黏膜上的药物减少,降低疗效。
03腹泻用药蒙脱石散
它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药物可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吸附致病微生物,所以蒙脱石散仅需少量水冲服,服药前后都不可进食和饮水。
二、不宜饮用热水的药物, 尽量使用40℃左右的温水来服用以下几类药物:
01含活性益生菌的药物:
如含有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的药物等。热水会杀灭这类益生菌,无法发挥药物的作用。
02维生素类:
如维生素C片。维生素C不稳定,遇热会加速氧化。
03蛋白质类:
如米曲菌胰酶片、复方胃蛋白酶散等。热水会导致酶(蛋白质)的变性,失去药效。
三、需要大量饮水的药物
01服药后引起水分流失的药物,多喝水可补充人体对水的需求,防止体内水、盐代谢紊乱:①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服后会使人大量出汗。②盐类泻下药:如硫酸镁,会造成电解质的丢失。
02对食管黏膜损伤比较大的药物,如氨茶碱、强的松等。服这些药应喝200ml以上的水。
03部分抗微生物药、抗病毒药,它们的代谢产物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可引起结晶尿、尿痛等。所以服药期间应大量饮水,以防止尿液中药物的浓度过高而结晶,如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磺胺类、抗病毒药(阿昔洛韦)。
04服用后可能出现口干的药品,如阿托品片、山茛菪碱片等。
四、对于冲服液体有要求的特殊药
一般情况下,药品不可用茶水、果汁、咖啡等代替饮用水服用,但有些药品较特殊:
01益生菌类,可溶于低于40℃的温水或与牛奶、母乳混合后服用。
02孟鲁司特钠颗粒,哮喘患者对此一定十分熟悉,该药如果溶解于无色透明的水中,遇光不稳定,可能使药效发生改变。所以可以与果泥、牛奶、母乳混合后服用,服药后可以饮水。
03部分中药,比如胶类药物(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宜使用水、黄酒将其加热熔化,再与其他药物的煎液同服。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