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白斑是“虫斑”?需要打虫子吗?
袁珍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是结直肠癌发病率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饮食习惯是预防结直肠癌必不可少的因素.
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增加自身抵抗力,避免肥胖。肥胖人群,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的增加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和抑制细胞凋亡,这与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健康膳食,增加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避免高脂饮食,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尤其是经过煎、炸、熏、烤后的食物,是直肠癌常见的危险因素。与之相反,新鲜蔬菜、水果等在提供机体粗纤维的同时,可以补充机体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对机体有保护作用。红肉中含量较高的血红素铁已被证明可通过刺激内源性致癌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在高温下烹饪肉类会导致杂环胺(HCA)和多环芳烃(PAHs)的形成,两者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戒烟限酒,避免其对消化道长期的炎性刺激。吸烟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且结直肠癌与吸烟的年限和总量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乙醇氧化的有毒代谢产物—乙醛,可使结肠细胞致癌。另外,酒精可作为致癌物溶剂,促使致癌物进入口腔、食管、胃肠道等,影响激素代谢或干扰类视黄醇代谢和DNA修复机制,从而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定期参加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建议45岁及以上人群参加结直肠癌筛查,通过问卷风险评估和/或大便隐血检测判定为阳性者即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需进一步接受诊断性结肠镜检查。非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复查,每1-3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诊断为结直肠癌前病变或结直肠癌者,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检查未见异常者建议定期复查,每1-3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5-10年1次结肠镜检查。
消化道肿瘤在早期大多没有典型症状,或者只有不典型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消化不良、胃肠炎、慢性结肠炎、痔疮和肛瘘等。因此,要高度重视结直肠癌早期的“十个警戒信号”。
1、突然体重减轻。
2、原因不明贫血。
3、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4、腹部有块。
5、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6、大便中有脓血或黏液血便。
7、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
8、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
9、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10、检查发现有多发性息肉,或乳头状腺瘤。
关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